7月16日,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指导,四川省科协和省教育厅主办,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山地所”)共同承办的2019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四川分营正式开营。
为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提高青少年的综合能力,活动中,三大分营围绕不同主题,纷纷邀请到相关领域专家教授授课,让孩子们在兴趣的驱动下、在大师的指引下,感受脑力激荡、碰撞思想火花。
四川大学分营
黄卡玛:在微波世界里打开创新创造思维
“微波是一种特殊频率的电磁波,广泛运用于无线通讯等领域。”7月16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黄卡玛带来的一场“微波的能量属性及其应用风暴”讲座掀起了四川大学分营的交流热潮。黄卡玛教授以自己的研究方向——微波为例,为科学营学子们详细讲解了微波的发现、微波的信息和能量属性、微波属性的应用、微波无线能量传输、微波能工业应用等知识,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微波能量应用的风暴,在微波的世界里打开创新创造的思维。
“热岛效应有没有受微波的影响?”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根据讲座所学积极提问,与黄卡玛教授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似的交流探讨。“热岛效应产生是因为人类使用了各种能源,但微波产生的热量远远起不到热岛效应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微波的热效应,科学家们也正在构想一种新的实用途径,即通过微波加热来改变台风的运行路径,进而减少台风带给人类的损失。”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黄卡玛教授一一详细解答,现场不时传来阵阵掌声。
电子科大分营
李滚:探索宇宙是人类永恒的欲望
航空梦是从古至今人类都未停歇的追求,电子科技大学结合学科建设优势,以“科技梦、航天梦、科学梦”的主题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分营文化,助力青少年的航空航天梦想。
“探索浩瀚宇宙是人类永恒的欲望,在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当下依旧如此。”活动开篇,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李滚为有着航空梦的电子科大分营的学子们带来“美丽航空科学技术浅谈”专题讲座,围绕中华民族的飞天梦、为什么要进行航天探索活动、高中物理数学与航天器轨道、未来航天活动等内容,为大家介绍了航空航天领域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趋势,开启了孩子们为期一周的航空航天探究序章。
“能够近距离接触航空航天知识,可以说是圆了我的一个梦想。”来自贵州的学员陈思思听了讲座后表示,自己对科技方面的知识非常感兴趣,相信一定能够不虚此行。
“此次活动,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们能融合在一起度过一段集体生活,能到高校里参观科技作品、启发自己的高中生涯,是非常美妙的科技之旅和人文之旅。”谈到此次活动,李滚教授赞不绝口。
山地所专题营
邓伟:用科学知识保护人类生存的家园
7月16日下午,2019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山地专题营邀请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邓伟为全体营员作了一场题为“山地—神奇的空间、重要的国土”的主题报告。
邓伟从山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全方位介绍了山地对中国的多重意义,阐述了山地在水资源储备、生物多样性、矿产资源储备、生态资源、环境调节以及人文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性。此外,邓伟还分析了山地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发出了“关注山地,保护家园”的呼吁。
邓伟指出,热爱科学、学习知识是现代青少年必备的基本素质,成长的辉煌必须有高远的志向和坚韧的努力,希望营员们通过此次活动了解山地、热爱山地、研究山地,不忘初心,不忘山地,立志成长为一名山地科学家,用科学的知识来认识和保护人类生存的家园。
邓伟的报告引起了营员们的强烈反响,大家们以自身的体会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提出各种与山地相关的问题,与邓伟进行热烈的互动。“在当下,山区农村该如何发展?”“近年来江西洪灾频繁,是否与环境被破坏有关?”“山区如此重要,为何经济发展的重点却放在城市?”“地震预警与预报能否实现?”等问题层出不穷,邓伟也针对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一一解答,现场氛围异常热烈。
报告结束后,在场师生纷纷表示,通过聆听邓伟研究员的报告,让大家对山地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们要将把这次学习到的知识带回学校与师生们分享,将来更多地关注山地,为家乡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