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广安市岳池县水务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建勤书记“用双脚丈量每一条河流”指示精神,建立“三个三”工作机制,推进丈量行动制度化、常态化,全县河道水质显著改善,水环境质量逐年提升,嘉陵江出境断面常年保持在Ⅱ类水质,渠江出境断面常年保持在Ⅲ类水质,部分时段出境断面达Ⅱ类水质。
明确三个步骤,固化丈量流程。一是全域丈量、收集问题。全县12条县级河流河长分头挂帅、分线出征,率领1255名河长、882名警长,对全域139条大小溪流,集中丈量、全面排查。二是建立台账、细分任务。通过千人巡河,列出目标、问题、任务、责任四张清单,调整“一河一图”,修编“一河一策”,完善“一河一档”,分解目标任务,实行挂图作战、科学管理。三是落实责任、即查即改。由县级河长牵头负责,乡镇部门各司其职,各级河长全面配合,严查快处,立行立改,确保河长制工作既“有名”更“有实”。
突出三大重点,提升治污实效。一是突出乡镇污水治理。建成乡镇污水处理站44座,投入运行43座,配套建成主管网130公里、支管网203.6公里,配套率分别达85.8%、61.2%。二是突出重点河流治理。突出整治酉溪河、西溪河、长滩寺河三条主要河流难点问题,建立“1+10+N”指挥体系,采取“清单制+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全面治理河流污染问题。三是突出农村三大革命污染治理。深入开展农村三大革命,加快建设乡村聚居点生活污水处理项目286个,建设完成3个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改造完成1030座卫生厕所,农村人居环境极大改善。
强化三项保障,完善制度机制。一是建立集中巡河机制。每年集中1个月时间,开展“百条河流集中调度、千名河长集体丈量”行动,有序推进河长制各项工作。二是建立定期调度机制。每月末集中召开河长制工作调度会议,总结成绩,交流经验,分析问题,部署工作,推动形成竞相比拼的良好局面。三是建立考评问责机制。推行“一月一督查”“一季一考评”工作机制,将河流治理成效直接纳入各单位绩效管理目标考核和党政领导评优、评先范畴,对河长制工作不作为、慢作为,或工作中决策失误、执行不力、处置不当,一律严肃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