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肿瘤的十大热点问题(三)

2019-08-07 09:09 来源:四川科技报 四川科技报记者 代俊 1729 点击

问:甲状腺癌患者可以吃海鲜吗?

王朝晖(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中心主任医师):甲状腺癌患者没有特殊饮食禁忌,也不用特别强调忌食海鲜,但做碘131治疗的患者除外。部分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全切术后需行碘131治疗,治疗前3~4周需要严格的忌碘饮食,禁食各种海产品,尤其是紫菜、海带、海鱼、海虾等高含碘食物;同时,食物加工也要注意应用无碘盐。如果不需要行碘131治疗,则没有必要刻意控碘,即适碘饮食,也就是说海鲜是可以吃的。如果甲状腺癌患者的手术是腺叶切除,残余的非肿瘤侧甲状腺腺叶伴有桥本氏病,可以考虑低碘饮食,不要吃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其他海产品如带鱼、虾、海鱼等可以适量吃。

问:结肠息肉和结肠癌有什么关系?

刘超(四川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中心主任医师):结肠息肉是长在肠管内的一个“肉疙瘩”,但它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长大。结肠息肉从性质上划分,常见的主要是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腺瘤属癌前病变,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三种,其中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研究发现,超过90%的结直肠癌由结肠息肉转变而来:小息肉→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恶变过程一般需5~10年(当然存在少数进展较快的病例)。换一句话说我们有5~10年的时间来发现息肉,及时切除息肉,阻断息肉的癌变之路,就可以预防结直肠癌。那么我们怎样发现息肉呢?目前最好的方法就是做纤维结肠镜检查,能早期发现息肉并进行切除。一般建议50岁以上不管肠道有没有症状都应该做一次肠镜检查,高危人群比如说有肠道症状或者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的检查时间要提前。

问:如何减少患乳腺癌的风险?

李卉(四川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中心主任医师):有家族史的、有BRCA基因突变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较高;没有生育的、月经来得早停得晚的女性,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要补充雌激素的等人群患乳腺癌的风险会升高。多次哺乳的人得乳腺癌的风险会下降,所以提倡母乳喂养,不要轻易用奶粉代替。另外做到远离辐射、饮食均衡、保持体重、适当运动、不饮酒和抽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减少得乳腺癌的风险。

问: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得了乳腺癌?

李卉: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做体检。建议体检项目做钼靶和彩超,因为亚洲人的乳腺比较致密,通过这两项检查可以明确自己是否患有乳腺癌。40岁以上女性做常规乳腺体检,乳腺癌高风险的人需要早做检查,并且要到专科医生处咨询。提醒大家,自我检查并不能发现比较早期的乳腺癌。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夏天要警惕“冰箱病”

天气炎热,很多人都喜欢吃冰箱里的冷藏食物或喝冰镇饮料消暑。但是中老年人肠胃功能较弱,过多地食用冷饮或过冷食物易造成胃黏膜损伤,影响消化、吸收功能,甚至患上“冰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