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巴中市恩阳区“三聚焦”建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
聚焦“对点补点”,选准选优服务人员。搭建高校专家、农技人员、本土专家与企业、专合组织等合作交流的桥梁,引进高校院所芦笋专家36名,深度指导全区产业布局、产业链设计架构、产业品牌打造,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上进行全程指导技术服务。选派120名科技特派员,实施“一对一”“一对多”村(社)。采取“科技特派员+基地+农户”“科技特派员+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发展水稻、蔬菜、水果等产业13000余亩。将种养大户、产业带头人纳入“土专家”库,每年适时更新,从入库专家中筛选一批技术过硬、有实践经验、想干事、有能力干事的作为科技服务网格员,为当地群众提供上门服务。
聚焦“优培优训”,建好建强特派队伍。选派132名科技特派员主动“走出去”,先后参加川农大技术培训、秦巴山区科技特派员创业骨干培训、“三区”科技人员能力提升培训。举办科技特派员工作交流会,把专家“请进来”,邀请川农大、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专家按农事季节,开展 “科技下乡”“技术到田”“高产高效示范片创建”等活动,全区先后组织选派科技特派员500余人次,开展各类科技培训1600余场次,发放资料近3万册,受益群众7万余人。引进“三区”科技人才42名深入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培养技术骨干80余人,技术攻关12项,同时支持科技特派员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以直观的方式向农民展示新品种、新技术带来的效益。
聚焦“线上线下”,充分发挥帮扶效益。持续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3324”工作机制,用活“四川科技兴村在线”服务平台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问题5200余项。用活“星创天地”孵化平台,通过“企业+创客”发展模式,为返乡创业人员、大学生、科研人员等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经营、产业化开发。以“高校院所+科技特派员+基地”的模式,指导建设科技示范园区25个,示范面达1.5万亩,辐射带动农户2万余户。积极组织科技特派员参加省科技厅举办的科技成果对接,加强与川农大、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用合作,成功引进转化示范优质粮油、生态养殖等新品种30余个,新技术2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