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峰:书写乡村振兴壮美篇章

2019-08-09 09:10 来源:四川科技报 陶广汉 本报记者 苏文保 924 点击

盛夏八月,记者一行走进眉山市东坡区崇礼镇“万亩蔬菜产业园区”,放眼望去,碧绿的稻田里,绿油油的水稻已抽穗扬花;蔬菜大棚里,苦瓜、黄瓜、豇豆、青椒等挂满藤架;试验地里,试种的新品种夏令蔬菜,品种对比结果已初见端倪,满园呈现出丰收的景象。

“我们合作社在万亩蔬菜产业园区共有664亩地,通过订单种植,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不仅引领合作社120户社员和40余名务工人员增收致富,而且带动周边4650余户农户种植订单蔬菜,辐射面积达3万余亩,极大地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在园区打理蔬菜的眉山市大当家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向峰满脸笑容地说,“现代农业大有搞头。”


向峰_副本.jpg

向峰驾驶农机作业


mmexport1562659213829_副本.jpg

介绍蔬菜产业发展情况


返乡创业  志当新型农民

向峰出生在东坡区修文镇岳营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2007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当时,许多农村青年认为种田没前途,纷纷外出务工,而他却把目光瞄准了农村的田园,毅然决定返乡创业。

向峰介绍,回到家乡后,有同学建议他搞特殊养殖,养殖毒蛇、蝎子等,回报率高,但他觉得这些养殖项目投入门槛高、风险也大,不敢贸然行事。他通过考察发现,由于受传统种植模式影响,许多农民种田效益不佳,因此并不把种田作为主业,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纷纷选择外出务工。向峰审时度势,认为农业规模经营风险相对较小,投入成本也比搞特殊养殖低,只要经营得当依然能有较高回报。“选择自主创业,为何不走这条路子?”向峰的心里有了思路。

2008年春,向峰说服父母,筹集8万元启动资金,在罗营村一举流转土地30亩,栽种莴笋,不料市场滞销,致使当季莴笋亏本。但他并没灰心,通过提早判断市场走势,下半年又种起海椒、茄子等时令蔬菜,由于管理到位,蔬菜大获丰收,除去肥料、土地租金、人工、运输等成本,获纯利达16万余元。于是,信心陡增的向峰,新建起20个蔬菜大棚,搞起反季节蔬菜种植,又赚得盆满钵满。

接下来的几年,有着更大抱负的向峰以“滚雪球”方式,再次在家乡流转土地210亩,通过与附近泡菜加工企业合作,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大量种植订单蔬菜。由于种植面积较大,加上管理环节上出现问题,致使产量和效益受到影响。“如同被泼了一瓢‘冷水’,把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信心浇得所剩无几。”向峰感慨道。于是,他开始回顾这些年来的心路历程,总结出了“必须对种植技术、管理方法、市场动向等了解透彻,稳扎稳打才能成功”的道理。

从此以后,向峰立足更高起点,潜心钻研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管理方法,不断探索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我要打破传统模式,志当新型农民。”向峰坚定地说。

抓住机遇  入驻产业园做大做强

2012年初,眉山市、东坡区政府决定在崇礼镇打造“万亩泡菜产业园区”,以宽松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公开向社会各方招引业主。得知这一消息后,向峰立即进行实地考察。他发现,该园区地处平坝、土壤肥沃、基础设施完善,交通运输条件好,打造的标准也高,还有相关项目资金支持。“创业环境如此之好,机遇难得,为何不去一搏?”想到这里,向峰兴奋难抑。

但园区有规定,入驻园区业主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流转经营土地规模要1000亩左右。这让向峰很为难,因为巨额的土地租金和相关投入,靠他自身根本无法承受,眼看期盼已久的创业平台就要“泡汤”。于是,他找来合伙人共同在园区流转土地840亩,两人投入资金600余万元,除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外,还新建了200亩的钢架大棚,既大量种植豇豆、海椒、青菜等泡菜原料蔬菜,又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

2015年,向峰牵头成立了眉山市大当家蔬菜专业合作社,在产业园区流转土地664亩,有了自己创业的天地。“合作社主要从事蔬菜、泡菜的生产及加工和生态农业开发等。”向峰介绍道。

合作社成立后,向峰积极扩大种植规模。他邀约社员中的9户种植大户,分片种植订单蔬菜,聘用40余名农民就近务工。通过示范引领,还带动了120户社员从事订单蔬菜种植,实现年产值1400余万元,辐射带动周边修文、永寿、崇礼等乡镇4650余户农民种植订单蔬菜,使之形成3万亩的种植规模,由此增收致富的农民比比皆是。“这些年来,合作社免费培训种植户2200余人次,同时为周边5个村2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总计发放工资超过500余万元。”向峰说。

同时,向峰以科技进步为先导,推动农业现代化。近年国家多个项目扶持政策落地万亩泡菜产业园区,向峰抓住这一机遇,积极争取项目支持。通过项目资金和自筹资金,他累计投入825万元,高标准新建蔬菜大棚150亩,大搞智能化水肥管理一体化建设,着力推行生物防控先进技术,从而极大地降低了物资、人工等成本,提高了蔬菜品质和产量,促使蔬菜基地建设跃上一个新台阶。“现已建成了‘沟渠成网,路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环境优美’的标准化种植基地,可全年向市场提供新鲜无公害、绿色放心生态蔬菜。基地也先后被评为‘东坡区高校毕业生创业示范基地’和‘东坡区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向峰告诉记者。

技术创新  瞄准农业现代化

合作社逐渐步入正轨后,向峰又把目标瞄准了现代农业科技前沿,推进蔬菜种植的科学合理化,加快蔬菜种植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为此,合作社与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从品种、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入手,加强十字花科无土育苗技术、泡菜原料富硒技术、生物发酵阻隔土壤重金属技术三大领域的合作。向峰说,近年来,成功完成了30余个十字花科无土育苗品类试验,技术的应用促使蔬菜产量提高了20%~30%。

向峰介绍,十字花科蔬菜无土育苗技术的应用,可让每亩增产10%,同时还可减少病害,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加种植效益,让品种繁育更加现代化;泡菜原料富硒技术的应用,增加了作物中硒元素含量,提升了产品品质;生物发酵阻隔土壤重金属技术的推广,降低了作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使产品更加绿色生态。依靠这些技术,在今年初举行的四川省第三届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上,向峰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金奖。

立足土地,执着坚持,向峰把满腔真情浇灌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也收获了满满幸福。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四川省自主创业先进个人、四川省“乡村好青年”、眉山市十佳大学生创业之星、眉山市农民工创业明星、眉山市“乡村好青年”、眉山市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先进个人、东坡区十佳农村致富能手、东坡区第二届农技标兵、东坡区十大杰出青年、东坡区十佳优秀青年……各种荣誉,是对他的嘉奖,更鼓舞着他继续向前。

荣誉奖励是干出来的,创业之路是闯出来的。如今,向峰正带领着大家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大地书写着壮美篇章。


mmexport1562659347698_副本.jpg

瓜果满园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快乐阅读过暑假

近日,巴中市南江县长赤镇龙池学校的留守学生正在乡愁图书馆里阅读图书。暑假期间,众多留守娃来到当地乡愁图书馆阅读书籍,在翰墨书香中度过一个快乐、充实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