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总,还发上次一样的货,多加十件。”“好的,明天就发货。”8月8日,眉山市丹棱县双桥镇石牛村麻婆婆家庭农场农场主张平说:“这是重庆市吴老板今年第三次进货了,而且一次比一次多。我种植的藤椒今年初投产,一上市就供不应求,预计产值要突破30万元。”
2005年,张平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中不幸去世,不到17岁的他面对家中的奶奶和体弱的母亲不得不暂时放下学业,挑起家庭生活重担。他先后外出打工,从事机械行业多年,虽说挣些钱可以补贴家用,但除了自己的生活、交通费用之后,也所剩无几。后来他回乡与郭丹一起合伙创办了机制木炭加工企业,收益比在外打工强多了,可不到三年,为响应国家环境治理号召,他主动关闭停止生产。后来,他又跟着亲戚郭朝甫学习藤椒种植技术,到洪雅的藤椒企业帮助销售产品,学习加工技术。在这过程中,他发现,藤椒作为调味品,消费市场越来越好,大有供不应求的趋势,于是他决定从事藤椒种植。
现代机械精选藤椒
要种藤椒,必须要有规模,张平决定流转土地,这个想法得到了爱人及亲戚的支持。张平利用在外打工挣到的第一桶金,加上从亲戚外借来的资金,于2017年注册成立了“丹棱县麻婆婆家庭农场”,约上张宇、郭丹,三人一起合伙承租了村里的几个馒头山及部分农田共200亩,先期投资30万元,给付土地租金、购买种苗、农资、雇请村民务工等。张平说:“别看只有200亩土地,这是102户村民的,分下来最少面积仅0.03亩,几个山头上多年来完全是不毛之地,光丈量土地我们就与村组干部8个人一起足足花了8天的时间。2018年土地租金加上村民务工支出,就支出了近15万元。”去年下半年,张平又投资几十万元,办起了藤椒加工厂,形成了“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的产业链,常年在厂里务工的农民有8人,多的时候有30多人,除了解决自己生产的产品加工问题外,还为本村及周边村社的老百姓提供便利。有的村民今年就将自家生产的1000多公斤藤椒卖给了张平,“以前要运到洪雅才能销售,还要增加运费,这下直接交给村里的加工厂,方便多了。”村民们高兴地说。
为进一步把藤椒产业做大做强,张平积极向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全国知名的花椒专家叶萌教授请教。通过考察,叶教授把麻婆婆家庭农场作为“产、学、研”标准化示范基地,并鼓励张平参加川农大的网络教育考试,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生产能力。2019年,叶教授又将藤椒新品种种植在张平的农场里,现已完成约12万株的新品种嫁接苗,且长势良好。
高级农艺师邱学清(右)在育苗基地就进行技术指导
张平介绍,他还经常向丹棱县退休的高级农艺师邱学清请教藤椒栽培方面的技术问题,聘请邱学清为技术顾问。今年张平在全镇成立了第一个藤椒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员涉及石牛、团林、桂香等村社,计200多户椒农。下一步,他要把新品种扩展到所有社员,让适应性强、抗病性好、产量高、质量优的新品种,为合作社社员带来更好的收益,让大家共同走向富裕之路,还要把自己的家庭农场打造成集休闲、娱乐、品茗、观光、垂钓、采摘等于一体的农旅结合景点,打造成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让客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石牛村村主任郭大伟说,在张平的带领下,全村已经种植藤椒1000余亩,作为全村第一个返乡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年,他为助力乡村振兴,带了一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