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广安市乡土人才评选暨“邮储杯”创新创业大赛上,马晓彬荣获(农业技术类)三等奖,被广安区农业农村局聘为特聘农技员,免费为本地区蔬菜种植农户和基地提供技术服务。在广安区科协及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马晓彬创建了广安新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如今可年生产销售各类优质蔬菜种苗1000万株以上,实现产值100余万元。
近日,记者一行来到广安新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马晓彬正在检查穴盘育苗播种情况,在播种现场的大棚里,一排排新装的苗床整齐划一,等待着催芽的种苗进驻。
介绍刚入床的穴盘种苗
正在检查指导播种
马晓彬告诉记者,穴盘播种技术分为四个步骤:装土、播种、覆土、浇水,一天可播5~6万株。目前,正在播种的是莴笋苗,播种完送去冷库催芽,种子小芽破壳后就转入大棚苗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马晓彬大学所学专业为科园艺专业,2004年就职于广安农业科技中心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管理工作。他一边工作,一边了解到当地蔬菜产业在本地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蔬菜种苗是生产的基础,种苗的好坏,直接影响蔬菜上市时间、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然而本地区没有一家专业化的蔬菜育苗基地,为本地蔬菜种植基地和农户供应优质蔬菜种苗。“人必须要吃蔬菜。有蔬菜种植,就需要优质的蔬菜种苗。” 马晓彬首先有了这样的想法。
他瞄准在当地没有规模种苗基地的时机,于2014年10月在广安区崇望乡自力村承包土地,首次只流转了土地30亩,建起了蔬菜种苗集中育苗场,开始进行各类优质蔬菜种苗的商品化生产。而当地气候优势不明显,种植户的经济效应没有保障。种苗市场都来自于种植户,所以根据市场需求订单生产,不敢大量无计划生产。
“我们多次通过种植试验,筛选出适于本地种植的优质蔬菜新品种,再利用较好的设施设备条件和积累的工厂化蔬菜育苗技术经验,将生产出来优质的种苗进行推广应用。”马晓彬介绍了当时的发展情况。
现场传授蔬菜嫁接技术
他为了让更多种植户增收,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了蔬菜工厂化育苗。他将主要生产的蔬菜优质种苗供应给本地蔬菜种植基地,同时提供种植技术服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客户的宣传,如今种苗已经走出广安,远销成都、重庆、达州、巴中、自贡等地。
马晓彬正在培训讲课
“广安新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赠送了一批优质蔬菜种苗给我村,同时他们无偿提供技术服务,马总还到现场为我们开展技术培训,积极支持了我们村产业扶贫工作。”广安区方坪乡磨盘村第一书记周惟如是说。
据悉,公司通过种植示范,开展各种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带动周边近3000多亩外围蔬菜种植基地的发展,还解决了当地贫困户和在家带孩子的剩余劳动力20余人的务工需求。
今年,公司又投资20余万元,新增苗床1300平方米,设施空间利用率占80%。现在已发展到100余亩土地面积,基础设备总投资200万,种苗专供规模种植基地有30余户。
目前,种苗技术的科学运用,将蔬菜嫁接育苗技术和穴盘育苗技术,实现了种苗的规模化、商品化生产,大幅度提高本地区的蔬菜育苗技术水平和种植水平,直接提高了基地蔬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自产自销无花果和果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