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阳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有这样一位奋斗者:他脱下军装换上农装,用8年青春扎根中江乡村;他以一颗油菜籽为起点,撬动了年产值500万元的富民产业;他化身“红色主播”,让大山里的菜籽油走上各地餐桌。他就是德阳市文旅局派驻中江县永丰乡新开村第一书记谢天。他用实干与创新书写了“产业+电商+品牌”的乡村振兴答卷。
2017年,谢天响应组织号召,告别城市,一头扎进中江乡村。从富兴镇天梯村副书记到玉兴镇凡龙村第一书记,再到永丰乡新开村第一书记,8年里,他的足迹遍布中江3个村庄的田间地头。“第一书记不是来‘镀金’的,是来驻心的。”这句上任誓言,成了他每日入户走访的动力——笔记本上记满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王大娘家的油桶总被悄悄填满,特困孤儿的书桌前常有他辅导的身影。
初到永丰乡时,这里的油菜还只是村民零散种植的“小作物”。面对“产业散、销路窄、增收难”的困境,谢天带着驻村工作队踏遍山岗,在市场调研中发现:生态菜籽油的市场需求旺盛,而永丰乡的生态环境正是天然优势。“要让小菜籽变成‘金疙瘩’!”他当即确立“山中种植、山中压榨、山中发货”的全链条发展思路,一幅油菜产业振兴蓝图在永丰乡徐徐展开。
产业要落地,企业是关键。谢天带领团队四处招商,终于引来社会资本,成立中江花满溢农业有限公司。他设计“保底分红+孵化”合作模式:村集体以闲置资产入股,企业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优先收购农户油菜籽,特困群体产品更是开辟“绿色通道”。如今,永丰乡的油菜种植已实现规模化发展,年加工油菜籽达2500吨,10~60个常年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30万元,户均年增收超3000元。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我们大山里的纯正菜籽油,非转基因、物理压榨……”镜头前,谢天手持油桶熟练介绍产品的样子,很难让人想到他曾是直播“门外汉”。为破解农产品销路瓶颈,他响应省委组织部“红色主播”IP打造号召,带头学直播、练话术,从零开始孵化出两支本土直播团队,打造“永丰乡油菜书记”抖音IP。
去年7月,永丰乡首届菜籽油节上,谢天带领团队连续两天直播,创下150万元销售额的亮眼成绩;3个月内,总销售额突破380万元,品牌曝光量超亿次。从直播间里的菜籽油,到农家土鸡鸭,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产品通过物流走向全国。更可贵的是,直播不仅带货,更“带爱”——通过讲述乡村故事,10余户困难家庭获得社会爱心资助,让流量真正转化成了民生“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