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县退伍军人回乡创业走上致富辟新路

2019-08-21 14:35 王丽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1623 点击

7月23日,在眉山市青神县南城镇兰沟村6组的石斛仿野生种植实验地,一丛丛铁皮石斛爬上一棵棵树,长势正旺。“这样做是为了给它营造一种野生的生长环境,最大限度地保留其野生营养价值。”实验地主人赵柯冉说。


图片1.jpg

观察石斛生长情况


图片2.jpg

在树上试验石斛种植


今年25岁的赵柯冉是一名退伍军人,在7月19日举行的四川省第二届“天府杯”创业大赛(眉山赛区)退役军人创业组市级选拔赛中获得一等奖。说起与石斛的缘分,赵柯冉笑言,“只因多看了一眼。”

原来,2015年,已经退伍两年的赵柯冉在云南一花卉市场考察花草乔木时,偶然“瞟”到了正值花期的石斛。“第一眼看见它的花型和颜色,我就迷上了它。”赵柯冉回忆道,回到家中,满脑子想的都是那一串串艳丽的花朵,而“多看的这一眼”也从此改变了他的生活。他开始不停地通过各种渠道查阅与石斛有关的资料,了解它的生长习性、特点、用处等。

“石斛属于兰科植物,有1000多个野生种,而在我国主要产在霍山、浙江、云南等地。”赵柯冉介绍说,石斛从类型上可分为铁皮石斛、铜皮石斛、水草石斛等,虽然都叫石斛,但效果有天壤之别,目前受国家认可真正有价值的只有铁皮石斛,它富含钙、钾、钠、镁、锌、铁等几十种微量元素。在他看来,铁皮石斛浑身都是宝。“茎干和叶子的药用和食用价值都很高,花朵则有很好的观赏性。”最终,经过几个月对市场的详细考察后,赵柯冉决定仿野生种植铁皮石斛。“仿野生种植的铁皮石斛更接近野生品质,因而品质会更好,经济效益也会更高。”

如何营造野生生长环境?石斛喜阴,茂密的树叶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给铁皮石斛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于是,赵柯冉决定把铁皮石斛种到树上。据赵柯冉介绍,石斛种苗用培养基培育6个月后,再经过6个月的驯化,就把这些种苗和供给养分的青苔,用黑网纱“绑”到树上去。经过2—3个月的生长,石斛的根系就“渗透”到树皮里,汲取树木的养分来生长。

“石斛种在树上这种种植方式看似简单,实则很复杂。”赵柯冉表示,为克服仿野生种植技术难点,他积极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于2016年建立高校石斛研究实验室,对仿野生种植技术进行科学研究,包括如何更大限度地还原野生石斛的营养、提高存活率,以及石斛种在树上对树木本身有没有什么影响等。“以前还担心它不适应青神的气候,可从这半年来的实验结果来看,它比在云南的存活率高了近20%。”赵柯冉乐呵呵地说。

新事物意味着新的、更多的挑战。在对石斛的仿野生种植研究中,赵柯冉凭借在兵营里锻炼出来的一股韧劲,不断攻克难题。“最近我们还在尝试将石斛种到柑橘树上。”赵柯冉表示,立足青神“中国椪柑之乡”的实际,希望能成功把石斛种到柑橘树上,这样不仅不会多占土地,还能大大地提高土地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目前,赵柯冉已在青神县流转土地1000余亩,首批石斛种苗试点培育150亩,约150万株,培育周期是12个月,预计每亩年产值约8万元。赵柯冉介绍,首批试点石斛成苗以后,种植面积将扩展至250亩,培育周期约为30个月,一亩年产值可达12万元。

谈及未来,赵柯冉对石斛产业的发展很有信心。“我会继续扩大种植面积,走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路子。”赵柯冉表示,待种植石斛成功后,将免费向当地群众传授种植技术,带领大家一起栽种,一起致富,尤其要影响和带动家乡外出务工人员,回来利用家里闲置土地,一起种植铁皮石斛,形成影响力,造福家乡。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羊肚菌助“飞虎村”变文明村

在318国道边,有这样一个村子,它位于二郎山隧道西洞口,雪山环绕、风景秀美,是全国生态文明示范村,但曾经,它却有一个村民们不愿提起的名号——川藏线上的“飞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