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锡智:为民铺就幸福路

2019-08-30 09:33 来源:四川科技报 四川科技报记者 张跃明 869 点击


8日24日,烈日当空。记者跟随简阳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应锡智走进简阳市新星乡桐麻岭村,只见平坦蜿蜒的水泥公路旁格桑花开得正旺,满山遍地绿油油的桃树、柑橘树长势喜人,不远处一些村民正在地里忙绿着。看到应锡智村民们纷纷上前打招呼,“应书记好,应书记好”叫个不停。

“应书记来了后,村里修了水泥公路、建了果园,我们也住上了新房子,真要感谢应书记哦!”

……


1-3应锡智在察看柑橘长势_副本.jpg

应锡智察看柑橘长势


时间回到2015年8月,全国脱贫攻坚大幕徐徐拉开,建档立卡贫困村迎来了首批扶贫第一书记。应锡智带着重任赴桐麻岭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半个月后,他便走遍了桐麻岭村10个社,面对全村路不通、水不够、地贫瘠、产业弱的现状,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桐麻岭村的扶贫之路该怎么走?经过一番思索后,他暗暗下定决心,越是困难,越要想尽办法改变落后面貌,用实干铺就脱贫致富路。

倾情融入  实施精准帮扶

“有些村民,家里条件多好的,却是贫困户,这简直是乱整。”初到桐麻岭村时,应锡智在走访中发现,全村贫困户体量大,且存在识别不精准的情况,群众对此反映强烈。于是,他主动牵头,指导村“两委”按政策对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家庭进行核减,坚决抵制村社干部优亲厚友情况。“按照精准识别要求,全村贫困户数锐减了近一半,群众的异议也平息了。”应锡智说,群众没异议了,但被核减掉的贫困户怨气却很大,纷纷责备他。面对他们的责骂,应锡智很淡然地说:“按政策办事,公平公正,问心无愧,相信他们以后会理解的。”

“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每一户贫困户都顺利脱贫致富。”村“两委”会上,应锡智与村干部达成了共识。全村贫困户致贫原因不一、家庭情况不同,围绕“一超六有”标准,只有因户施策、对症下药,才能确保完成脱贫目标。在应锡智的努力下,桐麻岭村争取到成都市饲料工业协会支持,为30户自愿养猪的贫困户发放仔猪60头;为24户贫困户争取到每户2000元的成都市武侯区因病因残救助金;为5户贫困户争取到公益性岗位,每月实现500元固定收入;积极提供产业发展周转金和小额信贷支持,帮助3户贫困户发展肉兔养殖、5户发展大耳羊养殖;为13户无劳动力贫困户办理了低保;为10户因干旱缺水的贫困户打机井,解决吃水难问题……

“居有其所,是贫困户最关心的问题。”对摸排出的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应锡智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争取简阳市级住房改造政策,跑项目、选点位、谈征地、搞协调,实施了16户50人的安居工程建设,9户C级危房全面修缮,5户D级危房改建,15户住房补漏,切实解决了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2017年底搬进新房时,贫困户张孝礼紧紧握住应锡智的手,一个劲儿的道谢,久久不愿松开。

三年的驻村帮扶,应锡智对每户贫困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贫困户们也真正把“应书记”当作亲人。


2.应锡智(左2)2017年与村两委干部规划产业发展_副本.jpg

应锡智与村“两委”干部规划产业发展


科学谋划  铺就发展基础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桐麻岭村曾经的真实写照。全村各社成树杈状分布,有7个社之间都没有联通路,除村道和4个社为水泥路外,其余道路均为土路,修建水泥路成为村民最大的心愿。为此,应锡智倾尽全力,从最初的路线设计、村民议事商定、路线上报勘定放线,到现场施工监督、占地矛盾协调等环节,他一个不落全程参与,就为确保村社道路能规划好、建设好。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桐麻岭村扩建水泥路6公里,新建水泥路11.6公里,实现水泥路社社联通,“下雨天车开不进,到各社要走回头路”的情况成为了历史。

农业基础薄弱,也是制约桐麻岭村发展的一个瓶颈。为改变靠天吃饭的面貌,应锡智带领村“两委”逐社调研,爬坡上坎科学规划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全村15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田块和二台土以下土块全覆盖整治,配套渠系建设完毕,规模化发展农业产业基础形成;争取武侯区支持,对全村15口堰塘和2条石河堰清淤整治,增强了蓄水保水能力;合理规划利用财政扶贫资金,各社新建1口灌溉机井和3口蓄水池,提高了抗旱保收能力,全村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得以铺就。 

电压低、用电难,也是村民普遍反映的问题。应锡智积极向帮扶单位汇报,争取到简阳市电力公司到村调研,优先将桐麻岭村列入低压电整村改造项目,2017年底全面完成建设,电压低、用电难问题彻底解决,村民生产生活和产业发展用电有了坚实保障。

发展产业  推动富民强村

发展致富产业是脱贫的关键。面对全村以传统农业为主,种植收益低的困境,针对村内坡地多的实际,应锡智多方走访,请来农业专家把脉,确定把发展水蜜桃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第一步。通过组织村民外出参观考察、议事会决议等程序后,成功引入简阳龙头企业——四川天保果业公司合作发展“晚白桃”,由公司负责种苗、技术和产品回收销售,2017年初全村种植晚白桃600亩,明年即将开始挂果,产业转型和致富增收指日可待。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应锡智也充分认识到龙头公司在发展农业产业方面无可比拟的作用。2017年5月,在武侯区的推介下,桐麻岭村成功引进四川腾达投资有限公司到村建设1100亩稼荷(简阳)现代循环农业科创基地项目。10月项目进场后,每天用工量达50人以上,到年底短短的3个月,村民在基地的劳务收入就达了7万余元。2018年初,桐麻岭村又成功引进两户业主,流转400余亩土地分别种植柑橘和砂糖橘,桐麻岭村正逐步实现由传统农业向农业观光旅游方向转变。

为扩大规模,发展壮大全村产业,应锡智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分别到社开坝坝会,给老百姓分析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对一些思想保守的村民,以“三顾茅庐”的工作作风终于做通了工作,鼓励大家流转土地。现在,村民看到产业发展带来的新气象,纷纷积极谋划下步发展计划,由“要我发展”转变为“我要发展”。


3.应锡智(右2)入户与贫困户谈心交流_副本.jpg

应锡智与贫困户谈心交流


不忘初心  筑牢坚强堡垒

桐麻岭村原村“两委”班子老化,一直是制约全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应锡智深刻认识到,有一个好班子是脱贫攻坚事业成功的关键。2017年1月,应锡智当选为桐麻岭村党支部书记,并搭建了一个学历高且平均年龄只有34岁的党支部班子;进行村委换届,培养并推选一名有能力的年轻同志担任村主任,村“两委”班子成功搭建。同时,他带领村“两委”成员逐社召开社员大会,公开推选社长和村民代表(议事会成员),一批负责任、群众信任的社长和村民代表被选出,为桐麻岭村脱贫摘帽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第一书记兼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外来户”,应锡智深知要取得班子支持、群众信任十分不易,必须身先士卒。为此,他规范了村“两委”班子运行,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明确了班子成员职责分工。在具体工作中,抓好统筹协调,每天在村工作10余个小时,坚持每天到村推进项目、监督检查、现场解决群众诉求困难。在修建社道时,桐麻岭村6社村民卿文金要求社道建设挨着其房屋的边坡要硬化,但设计中没有此项,故而施工方不同意,致其阻挠施工。“接到此反映后,我立即到现场查看、了解情况,并向施工方协调,经过前后4次沟通,达成了双方一致认可的解决方案,问题迎刃而解。”应锡智说。在2017年,就类似的矛盾诉求,应锡智协调处理了35起,处理结果也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有事就找我们的应书记”时常挂在老百姓口头。很多村民都直言不讳地说,“应书记,你是真正为我们办事的干部,要一直当我们村的书记哈!”

为发挥村民议事会作用,应锡智坚持村“两委”工作议事会通报制度,村内重大事项和涉及人财物的事项均由议事会讨论通过,严格做好“三务”公开,全村工作在一个透明的环境中受到村民监督,村民有了更多知情权,了解了全村大事和运行情况,也就有了更多建议意见。同时,应锡智善于利用议事会加强村民教育引导,制定了桐麻岭村村规民约“八要八不要”,村风文明的氛围进一步形成,桐麻岭村曾经“棒客村”的恶名一去不复返。

在应锡智的带领和感召下,村“两委”班子及社长一改原有的软弱涣散作风,纷纷主动作为,积极为老百姓办事,群众对班子认可度迅速提升。2017年桐麻岭村在全乡8个村的年度考核中,由上年度的末尾成功升至第三位,并成功摘掉了“贫困帽”。 应锡智也因出色的表现,2016年、2017年连续被表彰为简阳市“优秀第一书记”。2018年7月,他完成驻村帮扶工作,回到了简阳市科协。临走时村民们纷纷挽留,对他万分不舍。

“在桐麻岭村的三年间,我用真心实干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所有的付出都值!”应锡智满含深情地说。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我到凉山扶贫,你去广安上学”

26日,周翱翔又踏上了前往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扶贫征程。上周末,他因“家事”请了三天假,送他的彝族“儿子”阿尔石布“回广安”上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