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打算建几亩矮砧苹果园,不知道栽培管理有什么技术要求?”近日,笔者来到巴中市南江县赤溪镇蒲坪村,当问及贫困户郑雪明下一步产业发展打算时,他渴求地说道。对此,笔者当即联系了南江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经济作物栽培专家李明雍。李明雍说,矮砧苹果栽培十分有讲究,需要把握五个要点。
科学建园
标准理厢。建园时按株行距顺行向挖宽1米、深80厘米的栽植沟,将熟土施入沟底,采用高厢栽培,厢宽1~1.5米、高15~20厘米。以定植线为中心,顺行将1米宽内10~15厘米厚度的土壤集中到定植线两侧,整修成厢,厢面浇水沉实。
苗木分级。选择苗木两年生以上,苗高1.2米以上,基部直径1厘米以上,根系齐全,无病虫,无风干。并严格苗木分级,苗木高度、粗状,根系大小、种类一致进行定植,剔除不合格的苗木。将合格苗木在栽植前进行修根,剪除烂根后放入水中浸泡24小时,再喷石硫合剂等药剂对苗木进行消毒。
规范栽植。栽植时,按株距定点挖长、宽、深各40厘米的定植穴,栽植时苗木用泥浆蘸根后放入定植穴中,然后进行栽植,水渗下后每株树盘上覆盖地膜,四周培土压实。在树干上套宽5厘米、长80~100厘米的塑料袋,下袋口扎紧,发芽后摘除。同时在栽植时,要按顺行每10米设立一根水泥支架,每株树立一根竹竿立柱。支架、立柱离地高度3~4米,沿水平方向在支架、立柱距离地面1米、2米处各拉一道不锈钢钢丝,两头的拉线要拉紧、强力固地。将立柱绑在三道钢丝上,把苗木中干绑在立柱上。
土肥水管理
杂草管理。果园行间采取自然生草,及时拔除苋菜等恶性杂草。当草长至30厘米左右时进行除草,这样可以确保果树养分。
肥水管理。定植后2~4年,以施有机肥为主,每亩施入有机肥200~300公斤,氮、磷、钾肥20~30公斤,结果树按照斤果斤肥施用腐熟的有机肥。追肥以果树专用复合肥为主,一般每生产100公斤苹果需施入纯氮2公斤、纯磷1公斤、纯钾0.8公斤。
花果管理
授粉。矮砧苹果授粉一般采用壁蜂授粉,即在果园按40~50米间距搭建巢箱,于开花前2~3天,每亩放壁蜂200只,巢箱内放入用纸制作的直径 5.5~6.5毫米、长 15~16.5厘米的巢管,管底封严,管口涂上红、黄、绿、白颜色,每巢箱置100~200根巢管。使巢箱前广阔,周围挖一小穴,保持有水。放蜂期禁用杀虫剂。
疏果。一般于谢花后15天左右进行,每棵留中心果,疏去边果、小果、歪果、腋花芽果。
套袋。采取果实套袋,选择个大、形正、无病虫、无刺伤、有果台副梢的果实套袋。套袋时先套内膛后套外围果,先套上部后套下部果。采果前10~15天先灌水后除袋,并摘去果枝10%~15%的叶片,同时随摘叶轻微转果,使果实全面受光。
整形修剪
密植苹果园修剪一般采取 “一年二年重剪扶干;三年拉枝促成花芽”的措施。建园当年,长势旺的园片于秋季修剪,生长势强的枝留1~2个芽进行极重短截;生长势一般的园片于冬季修剪,采取极重短截或疏除, 对中心干延长枝进行轻短截或甩放。第2年,若侧生枝在5个以下或长势弱的,连续进行扶干修剪。第2~3年,主枝开张角度90~110度,采取“能留则留疏去竞争,拉枝刻芽同步进行”的措施,采用肥水调控等方法,促成花芽。第4年,坚持“先果后形,逐步调整”的做法,去大留小,一般疏除1~2个大枝,以稳定树势。
病虫防治
矮砧苹果园病虫害防治应以提高树体抗性为基础,综合应用农业、生物、物理措施,减少化学防治次数。冬季清树清园,减少病虫源。剪除病虫枝、清除枯枝落叶,减少病虫越冬基数。行间生草,可促进根系生长,减少生理病害的发生。果实套袋,控制桃小食心虫的危害。应用频振式杀虫灯,每8~10亩安装一盏灯。化学防治以矿物源农药为基础,以生物农药为主体,以低毒有机合成农药为辅助,禁止使用剧毒、 高毒、高残留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