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雁千里传相思,金秋九月共团圆”。9月11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明办指导,中共眉山市委宣传部、眉山市文明办、中共丹棱县委、丹棱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共丹棱县委宣传部、丹棱县文明办、丹棱县文广旅局承办的2019“最忆东坡月·幸福丹棱情——我们的节日·中秋”文艺晚会在眉山市丹棱县大雅广场盛大举行。
眉山是大文豪苏东坡的故乡,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就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中心、旅游胜地,孕育了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三苏祠、大雅堂等景点让一代代文人墨客流连忘返。近年来,眉山将文旅融合共兴作为推动眉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重视文旅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大文化成果转化,大力推动人才向眉集聚、文旅向好发展。
活动现场--陈珍利摄
此次中秋晚会以巴蜀文化为主轴,以眉山三苏文化和丹棱大雅文化为核心,突显巴蜀儿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下,以文塑魂、以文强骨,为自己的幸福生活和美丽家园而奋斗的精神。
整场演出分为《历史追溯 艰苦奋斗》《幸福家园 自强不息》《激情奋进 追求卓越》三个篇章,通过舞蹈、民乐演奏、诗歌朗诵、演唱等形式,在巴蜀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找到契合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向观众们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传承成果,展示丹棱乃至眉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尊崇之意。
群舞《雪·暗香》拉开了晚会的序幕,“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乎!不为,则易者变难矣。”——丹棱“为学”精神化作屡屡暗香嵌入丹棱人家,提振了丹棱人的精神气,激励了丹棱人的奋斗情,展示了丹棱人民的坚韧和努力。
丹棱儿女怀揣梦想,在为学精神的感召下,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行动,深入研究以三苏、彭端淑、李焘等为代表的眉山名家,运用“三微一端”等新技术新应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建设,打造文化传承新高地。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创作行动,深入发掘文化资源,借助民间众筹文化院坝,推出一大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精品力作。实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行动,纪念性重建丹棱文化标志建筑—大雅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产业”“文化+工艺”等产业,筹备“大雅堂杯”全国诗书文化节等活动,助推丹棱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交流。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乡村记忆”建设行动。持续深化“我们的节日”“元宵灯舞大赛”“民俗大巡游”“丹棱民歌、山歌、情歌大赛”“中秋游园会”“诗词吟唱会”等活动,挖掘并发展“大雅新农民 快乐新农村”、乡村村晚等项目,把传统艺术体育纳入全民教育,提高地方传统特色项目的参与性和传承性。
苏东坡踏琴而来--张艺达摄
独舞《东坡叠梦》致敬苏东坡--陈珍利摄
第二篇章《幸福家园 自强不息》,讲述了眉山骄傲——苏东坡对家乡的思念和赞叹,以及眉山儿女文化自信的崛起。在悠扬的鼓琴声中,苏东坡寻着《清平乐》《酒狂》,在月色中缓缓向大家走来,时而吟诗作对,时而低头浅唱,再现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思乡之情。
晚会现场,借助光影的变化,苏东坡与现场观众互动,猜灯、送祝福,再现了千百年前的文化盛世。独唱《想给你唱一首月亮也听过的歌》、群舞《绣色》、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等节目,将繁华的诗集赋予了古色古香的诗韵,讴歌了新中国一路走来的繁华盛世,激发了观众的爱国之情和奋斗之心,提升了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豪感。
舞蹈《绣色》--张艺达摄
月光下的思乡人--陈珍利摄
第三篇章《激情奋进 追求卓越》,通过群舞《百花争艳》、独唱《我和我的祖国》等,讲述了百万眉山人民与新中国共成长、与共和国齐奋进的历史故事,展现了丹棱人民建设“大雅家园·幸福丹棱”的勤劳身影。
群舞《百花争艳》,讴歌时代发展--陈珍利摄
原创舞蹈《大雅流韵》--彭泽亮摄
近年来,丹棱县通过大雅堂、白塔公园、民间众筹文化院坝等文化载体,吸引文化人才,开展文化研究,创作文学作品,开发文创产品,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出版了《蜀碧注》《千古一梦·大雅堂》等一批书籍,拍摄了《赵桥村的幸福事儿》《大雅流韵》《古村情缘》等一批电影,举办了“民间众筹村晚”、丹棱桔橙(桃花)节等一批会节活动,制作了桔橙娃娃等一批特色文旅产品,将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转化,激发文化内生动力,唤醒景区魅力。
“城市之美,不在高楼,而在文化;治世之道,重在塑人,魂在文化”。丹棱人将崇尚弘扬“丹心如初、和美大雅、事在人为、共襄齐乐”的丹棱精神,以奋斗筑梦圆梦,以文化塑形提气,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典范,建设“大雅家园·幸福丹棱”提供文化支撑。
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