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大爷,这是你要取的200元现金,拿好哦。下次需要取钱再来就好。”2023年12月29日,广安市邻水县农商银行驻袁市镇护林村农民工综合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对黎明达温馨提醒道。
黎明达,一位77岁的老人,仍然保持着现金支付的习惯。在如今手机支付普及的时代,这样的习惯似乎有些过时,但对于黎明达而言,手机支付和现金支付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存取款稍微有些麻烦。然而,自从村上建了一个农民工综合服务站后,这小小的麻烦也没有被解决了。
黎明达大爷表示:“以前要取钱必须到镇上的银行,来回跑确实不大方便。但现在,在农民工综合服务站就可以取钱,走几步路就到了,非常方便。”
能为村民解决困难,给大家带来方便,村民自然喜欢。可让一个村民喜欢容易,如何让全部村民,至少绝大部分村民都喜欢呢?自然是拓展业务,扩大服务范围,尽最大可能满足村民们的需求。
护林村2组村民刘科初因腿脚不便和年龄问题,找工作变得十分困难。然而,在农民工综合服务站的帮助下,他顺利地在附近的产业基地找到了稳定的工作。
最初,刘科初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服务站,希望找到一份适合他的工作。护林村农民工综合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了解了他的情况和想法后,立即就拿出手机给他看了一些果园和菜园的照片和视频。这些照片和视频展示了一些现代化的农业基地,让刘科初心生向往。
“看了那些果园菜园后,我确实心动了,但又不敢抱太大希望,没想到才过两天,就通知我去上班。”虽说已经在护林村的柑橘园里上班近一年了,可每次想到当初在农民工综合服务站里找工作的场景,刘科初依然觉得有些太过容易了些。
“我们建村级农民工综合服务站的目的,旨在帮助村民解决困难,给他们带来方便。”邻水县农民工服务中心主任吕小峰说。
为切实推进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邻水县全面启动集政务、生活、邮政、金融“四位一体”的村级农民工综合服务站建设,并坚持“让服务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理念,切实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一站办结解民忧”的便民服务理念落到实处。不论是政策咨询、社保查缴、宽带安装、生活缴费、快递服务,还是小额取款、技能培训、促进就业、返乡创业贷款等,都是村级农民工综合服务站的业务范围。
八耳镇东方红村1组村民甘广川在村里承包了130余亩的果园,因品种落后,无法适应消费者的需求,经营状况不佳。为了改善这一状况,甘广川决定将果园品种进行改良,但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难题:缺乏资金。经过多次筹措,甘广川仍然无法筹集到所需的10万元资金。其间,他听朋友介绍说,在附近的河堰口村有一个农民工综合服务站,这个服务站可以提供各种业务办理,其中就包括金融贷款。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甘广川找到了河堰口村农民工综合服务站。经工作人员非常专业,他们详细了解了甘广川的情况后,为他介绍了金融贷款的相关政策和流程。在服务站的帮助下,甘广川在农商银行获得了10万元的贷款,也顺利将果树品种换成了时下广大消费者喜爱的爱媛38号。
“好在及时拿到贷款,把品种改良了,现在已经有好几个水果商在和我谈合作。”看着改良后的果树长势良好,甘广川心中的大石总算落地了,对农民工综合服务站更是充满感激。
前不久,四川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首批四川省村(社区)农民工综合服务示范站名单,邻水县袁市镇的护林村农民工综合服务站榜上有名,成为首批获评的102个村(社区)农民工综合服务站之一。
截至目前,邻水县共建成村(社区)农民工综合服务站80个,覆盖村(社区)301个,覆盖率达89.9%。共开展政务服务5.3万人次,促进超龄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达140余名,开展生活服务3.1万人次,开展邮政服务1.7万人次,开展金融服务1.7万人次,帮助提供71个项目产业贷款1076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广‘护林村农民工综合服务省级示范站’建设经验,更加凝心聚力推动村(社区)农民工综合服务站建设,高质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提升农民工服务保障水平,增强广大农民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吕小峰表示。




川公网安备5101070204365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