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仁寿县举行2019年四川仁寿农民庆丰收节庆祝系列活动之农业产业项目推介会。着力推介“天府南门、大美仁寿”的农业优势资源,为助力仁寿新时代大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据了解,仁寿地处成都正南方,与成都同城发展起步最早、基础最好,是成都向南发展的门户之城。在四川省委“一干多枝、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格局中,仁寿处于成都平原经济区的核心地带,将在通道建设、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服务保障、市场拓展上接受五市多重辐射,拥有更多发展机遇。目前,该县按照“确保粮食,做特南梨,提质北枇,做优柑橘,种养循环,绿色发展” 的总体思路,围绕现代粮食产业、特色水果产业、现代畜牧产业、水产业等发力,助推全县农业产业蓬勃发展。
在现代粮食产业方面,全面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粮食产能与效益的双提升作为发展粮食产业的重要目标,全县粮食总产64.51万吨,连续14年荣获全省第一产粮大县,10次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在特色水果产业方面,“十三五”规划制定以来,全县上下强力推进“三基地一格局”建设落地落实,即:以曹家镇、兆嘉乡、钟祥镇、合兴乡4个梨基地为主;以文宫镇、大化镇、古佛乡、鳌陵乡、元通乡5个枇杷基地为主;以文林镇、黑龙滩镇、中农镇、河口乡、新店乡、农旺乡5个柑桔基地为主;巩固“南梨北枇、东西柑桔”的区域格局。目前已基本形成:以中华枇杷园为龙头,辐射文宫、大化、高家、古佛等七个乡镇为重点面积超过15万亩的线性枇杷产业带;以华锐现代农业示范园、褚橙为龙头,辐射新店、河口、富家、石咀、藕塘、始建、钟祥、满井等30余个乡镇为重点面积近20万亩的环形柑橘产业带;以百年贡梨曹家为龙头,辐射合兴、兆嘉、钟祥等乡镇为重点面积近5万亩的半月型梨子产业带。以柑橘、枇杷、梨子为核心的特色水果产业正成为农业增效的强力引擎、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农村繁荣的关键因素。截止2018年年末,全县水果总面积70.2万亩,其中柑桔27.1万亩、枇杷21.3万亩,总产量65.8万吨,总产值39.8亿元,其中柑橘新发展2.6万亩,产量41.5万吨,产值21.2亿。主要农产品不仅销售到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还出口到东南亚、俄罗斯、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在现代畜牧产业方面,2018年11月13日,该县与四川德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100万头生猪养殖暨屠宰肉食品加工项目合作协议”,通过龙头企业的引进,大力开展“公司+家庭农场”合作模式,实行种养结合,以种定养,绿色发展,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建设进展非常顺利。双方议定,在原有合作协议基础上,新增出栏100万头生猪产能。9月20日,四川省生猪规模养场建设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仁寿举行,省政府副省长尧斯丹出席仪式并宣布项目开工。最近,仁寿喜事连连,欧盟第一、全球领先,年屠宰能力600万头的生猪肉食品加工企业德国通内斯即将入驻仁寿,届时,将全面完善仁寿、眉山甚至四川地区生猪产业链,促进川猪提档升级。
在水产业方面,全县共有水产养殖面积10.6万亩,其中池塘4.73万亩,山坪塘2.32万亩,水库3.55万亩。2018年水产品总产量5.14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14.13亿元。发展重点渔业乡镇20个,“一村一品”水产专业村8个,水产专业合作社41个(其中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1个),30亩以上规模化水产养殖户215户,家庭渔场9个,市级龙头企业2个,“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个,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3个,无公害水产品14个,创建了“塘生”牌甲鱼、黑龙滩生态鱼等水产知名品牌。近期,该县还将全面收回全县118座集体水库,全面推行“人放天养”生态养殖模式,着力携手打造仁寿生态鱼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