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第十四届泛珠三角合作与发展法治论坛暨第六届“治蜀兴川”法治论坛在广安举行,来自全国12个省(区、市)法学会的嘉宾以及四川省、市法学会,省直有关部门(单位),在川企业、高校、法学法律类协会等400余人参加论坛。
此次论坛由中国法学会指导,广东、广西、海南、重庆、贵州、云南、江西、湖南、福建、四川等泛珠三角区域10省(自治区、直辖市)法学会共同主办,四川省法学会承办,广安市委政法委、广安市法学会协办。论坛以“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为主题,旨在进一步促进泛珠三角区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法学法律界交流合作,共同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法治力量。
“法学研究的生命力在于实践。要大力推进法学研究和法治实践的深度融合,把专家学者智慧转化为生产力。”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甘藏春说,各个论坛每年都产生了很多研究成果,很多成果对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法治建设具有很大参考价值。各地法学会要及时通过要报、简报、专报等形式,把论坛有价值有创见的观点建议,及时向党委、人大、政府及有关部门报送,使更多的研究成果进入决策层,应用于法律实践之中,增强区域法治论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要积极与新闻媒体开展多方合作,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积极宣传论坛成果,扩大社会影响,使论坛成果得以有效转化,推动有关工作深入开展。
四川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法学会会长邓勇在致辞中介绍了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四川省法学会开展的主要工作。四川省法学会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在中国法学会的指导下,认真学习借鉴其他省(区、市)的好经验好做法,持续推动泛珠三角区域法治交流合作,加强研究成果转化运用,不断提升法学研究工作服务大局的能力水平。同时,还大力倡导泛珠三角区域各省(区、市)法学会进一步深化工作对接,加强区域法学研究交流,丰富拓展区域交流平台,开拓新的合作空间,发掘新的合作潜力,打造新的工作品牌,善谋善为,互鉴互助,在法治保障服务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培育更多新亮点、新经验、新动能,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进程中书写全面依法治国新篇章。
“这次论坛以‘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为主题,各位专家经过广泛深入调研,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理论成果。”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曾卿说,广安将以这次论坛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各地好经验、好做法,切实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始终把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法治精神贯穿改革发展全过程,全面提高依法治市水平,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四川作出更大贡献。
在此次论坛中,与会专家胡玉清、高晋康、周友苏分别以“聚焦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法治化的中国道路”“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与公司市场准入制度的改革完善”为题作了主题演讲。各分会场还围绕“政府职能转变与营商环境法治化”“优化营商环境的精准法律服务”“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法治保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法治保障”四个专题展开了交流发言。
此次论坛共征集法学研究论文4120篇,经中国法学会专家评审组评审,共评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29篇、三等奖57篇、优秀奖158篇,优秀组织奖20个。论坛上还对获奖论文作者和优秀组织单位进行了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