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一个美妙的万花筒,无数孩子从中探索,用镜头与科技相伴、将美好定格。10月26日,第十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展映展评活动在成都热闹上演。139部入围的作品全部亮相,来自全国各地的344名中小学生齐上阵,技能测试、现场展示、学生答辩……一天的时间里,选手们在测试中学习知识,在问答中锻炼胆识,在交流中增长见识,在活动中开拓思维。
探索,用科技论证传统
在蒙古族,人们在宴会中敬酒时,都会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向天一弹、向地一弹,然后沾自己或朋友额头的习俗。这源自金戈铁马的年代,成吉思汗将拇指上的象牙板指放到酒中试毒的历史。此后这一习俗便在蒙古族一直流传下来。
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特伦、傲德泰、伊特格乐对自己民族的传统习俗产生了疑问,虽然长辈们手上的银戒指早已没有试毒的作用,但银针真的具备测毒的属性吗?为此,他们拍摄了科学探究纪录片《被误解的金属——银》。
影片中,三个小朋友依次将银针插入鸡蛋黄、二嗪浓溶液、敌敌畏里,当银针插入鸡蛋黄时变为黑色后,三名选手惊讶不已,并从中得出结论:银针不能鉴别毒物,更不能用来作为验毒的工具。“我们想对自己民族的传统习俗进行更科学的说明,这样才能将传统知识更好地传播给大家。”特伦说道。
在评委测评环节,小选手们紧张地等待着“检阅”。“银针测毒是过去的方法,那在古时候有敌敌畏吗?”“敌敌畏是一种农药,不用于食用。古时候银针主要测的是能进食的食品,这样对比做出的实验有起到很好的说明效果吗?”傲德泰在认真听取了评委的建议后说道:“评委们的提问让我们知道自己的不足,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让论证点更加完善。”
实验,用镜头记录严谨
严谨是科学的代名词。科研需要的不仅是发现和解决问题,更需要的是去质疑,质疑每一个成果的真实性并通过实验去论证,这是科学态度的真正体现。
展示中,山大华特卧龙学校学生宁珂、张淼带来的“‘塑’味平生”展板显得尤为突出。他们的展台上放着的不是照片、模型,而是一个个装着塑料泡沫的盒子,仔细一看,盒子里的泡沫中还隐藏着一只只小虫子,让众多参赛选手充满好奇又不敢靠近。
“据外媒报道,意大利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会吃塑料袋的蠕虫。报道中提到,这种蜡螟幼虫不仅可以咀嚼塑料,还可以将其分解成乙二醇。我们的研究就是在这一报道的启发下展开的。”宁珂拿着装有虫子的盒子介绍道。在此基础上,宁珂、张淼开展了蜡螟的塑料生存实验,将在野外收集到蜡螟幼虫培养在装有塑料泡沫的盒子中,利用摄像机进行拍摄记录。“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与了解,蜡螟是不能分解和消化塑料的,只是打洞的生活习性促使了他们去拆解塑料泡沫来躲避风险。”宁珂边说边打开视频,为记者展示拍摄下的蜡螟吞吐塑料泡沫的过程。视频中,蜡螟在吞下泡沫后又将泡沫吐出的画面清晰可见。
为了确保实验的正确性,宁珂、张淼多次试验,并采集了面包虫来与蜡螟进行对比。“面包虫在同样的环境下既不会打洞也不会吃掉塑料。因此,我们才确定地说,这些幼虫确实是不能消化和分解塑料。”张淼补充道,“镜头教会我们去真实的记录,我们也将拍下的实验过程剪辑成纪录片,目的就是想告诉大家,要去伪存真,敢于对伪科学说不。”
趣味,用影片鼓励大家寻求真理
“你要去哪里?我怎么越看你越像八路?”“太君啊,我这不是带着媳妇回家,手里提了点干粮吗。”影片里,小演员卖力的表演、幽默的台词让评委笑声不断。无论是取景还是人物表现,这部在乳山民俗博物馆拍摄的情景剧用轻松逗趣的方式将科学原理呈现在大家面前,引得在场选手频频称赞。
原来,这是来自山东的选手段金逸、徐恩桐、孙宗贤带来的科学微电影。三位小选手自编自导自演自拍,在镜头前演绎了抗日战争时期,为躲过敌军搜查,用米汤写密信最终顺利送出情报的故事。影片中揭示了米汤写字、碘酒显字的现象,并阐释出淀粉遇碘显色的原理。影片中小演员们穿上角色服装,立即变身“老戏骨”,在镜头前肆意发挥起来。
“为了吸引更多的小学生去探究科学知识,鼓励大家通过实验来寻求真理,我们拍摄了这部微电影。”作为影像节的老选手,段金逸说,“去年我们在长沙参加过科学影像节,学到了不少科学知识,大开眼界。为了拍摄今年的影片,我们在学校摄影兴趣小组专门进行了学习,独立完成了作品,想尽其所能,把科学现象生动有趣地展现在影像节上。”
点赞,这是一场有意义的锻炼
“我的孩子有点腼腆。本来他不好意思去给別人介绍自己的作品, 在活动上看到哥哥姐姐们在展示作品,他也就学着去做,现在已经能主动给过往观众介绍自己的纪录片了,这是一场非常有意义的锻炼。”采访中,一位来自江苏南京的学生家长看着孩子在现场跑来跑去的身影,高兴地说道。
她表示,自己全程陪伴孩子参与了活动。为了拍摄到夜间壁虎的活动轨迹,孩子利用周末早出晚归的去公园蹲点观察;为了让展示更加直观,孩子和团队成员一起商讨布展解说事宜;为了让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认可,孩子在今天的展示中大胆地去“推销” …… “这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在研究科学课题、制作影片中让孩子学会了团队协作能力,我要为青少年科学影像节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