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前就能住进新房了。”10月28日,站在自家正在新建的房屋施工现场,眉山市东坡区柳圣乡石榴村脱贫户王志威夫妇兴奋难抑,“靠政府保障性住房政策支撑,我家才有能力来修建新房。”
王志威的住房处在山坡脚下,房后背坡上便是灌溉下游的东风渠金花支渠。王志威告诉记者,去年和今年连续两年的暴雨洪涝灾害,致使翻过渠坎的洪水灌入自家房里,造成部份土墙被水淹浸泡出现裂痕,加之房屋破旧失修,一些瓦片疏漏、瓦桷和屋檐边变异,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对此,王志威早有改建房屋的打算,可自己家庭刚脱贫摘帽两年,靠务工好不容易才积蓄几万块钱,按照10多万元的建房造价,王志威根本无法承受。今年9月,正在他焦愁不安的时候,“两不愁三保障”大排查工作组走进他的家里,不仅为他争取到保障性住房项目,还为其提供建房图纸,帮助进行设计,请来可靠工匠,把好施工关口。“从10月初正式动工开建,我们就是要让王志威一家尽快入住新房。”该村第一书记黄泽金说。
这是柳圣乡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坚持把总要求贯彻主题教育始终抓好整改,着力解决群众急难盼问题的一个实例。
自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柳圣乡把“为民服务解难题”作为主题教育的具体目标之一,组织全乡党员干部以走访民情、入户调研、听取民意等形式,着力发现和解决群众在产业发展、脱贫攻坚、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住房安全、矛盾纠纷、就医就学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做到一件件地梳理落实,切实让群众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变化。
石榴村群众向走访调研的干部反映,全村今年投入300多万元的石洪路扩宽改造工程现已经完成。虽然改善了全村2300多人的生产生活条件,但由于缺少带动型产业支撑,群众增收致富依然无门。对此,乡村干部抓该村交通面貌大改变的契机,根据全村历来习惯生猪养殖的传统优势,经过多渠道联系协调,近期从外地引进华成养殖公司入驻。很快在全村700余亩流转土地上投资5000万元的生猪生态循环养殖项目,计划年存栏猪2.5万头,出栏猪达到7万头,同时新栽植红豆杉树500亩。此举一方面,让当地群众在每亩荒山有了330斤黄谷的折价收入,安排30个村民就地务工;另一方面,带动全村生猪养殖快速恢复发展,以促进村民收入大幅增长。
五圣村9组潘姓村民新建房屋,在进行地基保坎施工时,李姓村民硬说对方占了他家地的几个平方,多次要求潘姓村民给予赔偿。潘姓村民却说,“你这是有意刁难,我一平方也没占到你的。”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村支书汪小明从走访调查中了解到这一情况,自掏腰包买上两包香烟,在做双方思想工作的过程中,注重从情感上进行沟通,向他们各发一包香烟“散气”,就这样巧妙地把纠纷“搁平”。
主题教育走进群众家门,老百姓感受最是深切。据柳圣乡党委书记伍波介绍,全乡在走访调研民情民意的过程中,先后共收集整理群众反映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25件,截至目前,已成功解决23件,极大提升了群众对主题教育的满意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