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达州市开江县科紧紧围绕“四服务”职能,加快科普信息化建设,将广大科技工作者(团队)“所能”与广大企事业单位科技“所需”有机结合,积极搭建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微信交流平台,打通服务科技工作者、农技协、基地“最后一公里”。
部门协同联动 搭建微信交流平台
今年初,开江县科协经过走访摸排全县20个乡镇农技协、种植(养殖)基地,了解到他们存在资金缺乏、政策不知晓、彼此交流少、信息不畅通等信息资源上不足的问题决定与县农业农村工作局、县畜牧局、县生态环境等部门联动搭建一个微信交流平台。
“我们在充分征求乡镇科协、农技协、种植(养殖)基地负责人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召开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发出《关于打造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微信交流平台的通知》,决定利用互联网,搭建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微信交流平台。”开江县科协主席潘先平告诉记者。
目前,交流平台有140余人,其中农技协、种植(养殖)基地76个,其他专家、科技工作者70余人。
发挥平台作用 有效助推脱贫攻坚
据潘先平介绍,该微信平台建起后发挥了公示公开、政策发布、信息技术交流、解决技术和资金难题等作用。
相关部门可以将项目申报、项目资金安排,推优条件、程序、名单等在交流平台公示,接受监督,增加透明度和满意度;及时将相关政策、就业技术培训、行业领先科技在平台上公布,同时在平台上可直接咨询相关部门,及时解答技术、成果转化、品牌打造、电商销售等问题,提高政策知晓率和及时性,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时效性的问题;各农技协、种植(养殖)基地负责人相互进行防病治病、新品种、新工艺等种植(养殖)过程中的技术交流,销售信息提供,取长补短。今年,大荒寺水果种植协会通过交流平台利用自己的销售渠道帮助全县种植户销售青翠李20万公斤,梨子1.5万公斤、莲藕35万公斤。
在技术交流的基础上,遇到技术问题,平台的专家将发挥技术优势,帮助他们解答技术难题。同时,开江县科协积极与县教科局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平台对接,充分调动科普(科技)信息员的积极性,收集全县种植(养殖)技术问题,及时通过平台在线解决并实时派出专家现场解决。目前,共收集技术问题1300余个,派出专家现场解决35个,平台在线解决1200余个。近期,开江县科协在交流平台中发现一部分农技协、种植(养殖)基地存在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又苦于无法及时找到合适且资金成本较低的融资方,于是,开江县科协主动与县邮储银行、县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对接,邀请他们进入到交流平台,让他们互相交流信息,现场考察核实,积极促成他们的合作。截至目前,通过交流平台促成合作26项,向农技协、基地贷款1000余万元、贴息3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