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意外到了这个岗位,从最初的不了解、不认同,到现在的确信与热爱,它丰富了我的生命感受和情感体验,让我能每天兴奋地感受成长和价值,我喜欢这个工作。”四川省华蓥市公安局政治处宣传民警唐光辉这样解读自己的工作。
今年32岁的唐光辉,已经从事公安宣传工作5年。2009年7月,他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专业,2010年通过招警考试加入公安队伍,成为一名社区民警。为了提升法律知识,更好地从事公安工作,他通过自学,考取了法律学本科。2014年4月,因为工作调动,他来到华蓥市公安局政治处,主要从事公安宣传工作。
“当时可把我尴尬得,虽然在工作中我也写一些小文章,但从没搞过新闻宣传,心里别提多紧张了。而且,我内心并不认同这个岗位,总觉得是‘打广告’的。”想起到政治处报道的情形,唐光辉记忆犹新。
可是,工作中的不少真实事例,让他心里很不好过,也让他真切感受到这个岗位的重要。当看到群众因不理解公安工作,拒绝站出来作证时,他难受;当看到因防盗防骗宣传不深入,群众辛苦钱被骗时,他难受;当看到舍小家、顾大家的民警没日没夜加班,最终破获重大案件却不被群众知晓时,他难受……
他告诉自己,一定要把宣传工作做好。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他认真学习新闻宣传业务知识,《新闻写作》《新闻摄影教程》等书籍是他常常放在背包里的宝贝,只要一有空,他就拿出新闻宣传写作的书籍,废寝忘食的学习。
同时,他还抽空学习人际沟通能力、演讲能力,学习把政策、法律上“大道理”转化为广大民警群众听得懂、记得牢的“小道理”。用生动鲜活的事例和饱满的情感,引导民警自觉树立心系百姓、执法为民的工作理念,全力做好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
除了看书,身边的同事也是他学习的榜样。当时做宣传的还有一个从事16年宣传的老民警彭怀林,他称为“彭老师”。彭老师在他眼中,像石头一样朴实,像山一样坚强,也像老黄牛一样敬业。他跟着彭老师走街串巷,采访摄影,不断从他身上学到书本以外的知识,也从他身上读出了对事业的热爱,对群众的真诚、对信仰的坚守。
在采访中,他也多次被感动得一塌糊涂。2017年6月,他采访华蓥市农业园区警务室民警彭波,跟他到葡萄园参加巡逻,到村民家中调解,到田间地头开展防范宣传,不断被彭波对工作的热忱,对初心的坚守洗礼。随后,采写的《入党那天,是我生命最美的开始》文章被《人民公安》刊发。先进典型故事,数不胜数,坚守法制岗位30年的任淑琴,感觉亏欠家庭的刑侦民警李文川……每次采写,都让他心里升腾起由衷的敬意。
近三年来,他采写新闻稿件200余篇,60余篇被国家级媒体采用,80余篇被省级媒体采用;组织采编电视新闻60余条,5条登上中央级电视栏目。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团结紧张的工作氛围,传递公安正能量,赢得社会群众理解支持。因为工作成绩突出,他先后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次,获嘉奖5次,获各种奖励表彰11次。
“这份工作给了我打开了心灵的自由,让表达自我成为可能,我想扎根在警民最深的土壤,去孕育理解、包容、支持的花朵。”唐光辉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