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巴中市高嵩巴山名校长工作室“筑梦乡村,奋斗有我”教育人才下乡万里行活动走进沙河中学,开展初中语文、美术送教下乡活动。
南江县思源实验学校饶廷廷执教的八年级语文课《我为什么而活着》和张作平执教的七年级美术课《线条装饰画》,给沙河中学的师生带来了精彩的课堂展示。与会老师分别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精心点评,并提出了中肯建议。
(姚廷廷老师执教八年级语文课《我为什么而活着》)
(张作平老师执教七年级美术课《线描装饰画》)
(游利老师经验分享《一束微光渐斑斓》)
南江县思源实验学校的游利以“一束微光渐斑斓”为题的成功故事作分享,从课改的经历、体验、感受,回溯自己教育理念的更新、课堂教艺的提升,回味自己教学实践中的跌跌撞撞到教学特色的逐步形成。
巴山名校长工作室校长高嵩以“抓课改,提质量”作专题讲座。关于课堂教学改革,她强调:“‘问题是学习的心脏,任务是问题的发动机’,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解读了南江思源实验学校如何将‘学练评讲’教学法和‘混合式小组学习’模式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用课改的实例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老师。”
教育服务团首席专家廖良国以“共享思源经验 共探课改密码”为题,高度概括了思源学校在课改方面的成功经验——“三力”(示范力、影响力、感染力)、“三全”(全员参与、全科参与、全域参与)、三自(教师——自主思考、自主干事、自主约束)的特点,引领课改走向深入;以课堂教学为范例,生动阐释“课改之基在课程”“课改之根在课堂”“课改之魂在教师”“课改之本在学生”的课改密码,为各学校扎实、有效推进课改指明了方向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