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广安华蓥市严格对标对表,坚持小切口、实措施、准发力,抓紧抓细抓实整治工作,真刀真枪真正解决突出问题,积极推动专项整治向纵深发展,以整治成果检验主题教育成效,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落实两大保障。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盘子”来谋划,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项整治的重要内容来推进,作为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来实施。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要求严守纪律规矩,严格落实“四个坚决杜绝”纪律要求,把风险防控贯穿专项整治全过程。强化组织保障。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市长、常务副市长、组织部部长、政法委书记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下设综合协调、政策法规、组织人事、纪律保障、信访维稳、包片工作等 9 个工作专班和4个包片工作指导组,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负责抓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整治工作的落实。强化纪律保障。坚决做到令行禁止,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出台《华蓥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工作17条纪律规定》,严肃政治纪律,树牢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确保人心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截至目前,全市未发生一起影响和干扰整治工作顺利推进的违纪违法行为。
夯实三个基础。始终做到紧盯目标任务、重点整治,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整治,实施目标倒逼、动态整治,把握重拳出击、精准整治。保证“五个必谈”,夯实思想基础。把开展谈心谈话作为开展思想工作,统一思想认识的重要途径,分别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乡镇班子成员,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对乡镇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主任,包片工作组和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村(社区)干部、乡贤人士、村(居)民代表讲清“因何改、为谁改、靠谁改、如何改”等问题,现已举办各类谈心谈话会25场,受众近3500人次。落实“五个讲清”,夯实群众基础。印制发放《四川省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100问》3000本、《广安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10问》10000份。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和电话联系、政策问答及进院入户、召开村民代表会等方式,向乡贤人士、场镇经营户、干部职工等群体宣传专项整治政策,坚持包片工作组和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向干部群众做到时代背景、未来背景、保障方案、程序步骤、纪律要求等“五个讲清”,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开展“五个摸清”,夯实基层基础。组织有关工作专班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采取座谈、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深入乡镇实地听取基层干部、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对整治风险隐患进行系统梳理,搜集掌握第一手资料,形成内容详实、建言中肯、参考价值高的5个调研报告,提供给市委市政府领导决策,优化形成华蓥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方案。
做实四项工作。紧盯“两个维护”抓整治,紧盯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抓整治,紧盯部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疑虑消极抓整治,紧盯制度短板抓整治,自觉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在思想认识上再统一深化,在检视问题上再具体聚焦,在统筹推进上再动员部署,在督促指导上再严格加压。做实舆情管控。成立由市委常委担任组长的舆情管控组,落实专人加强舆情监测、收集和处置,全力做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整治工作的宣传引导、相关信息发布审核以及舆论引导,并及时妥善处置网上出现的各类舆情,营造稳定的专项整治外部环境。自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草案公示以来,共收到网上评论53条,经正面引导,整体言论比较理性客观。做实风险评估。创新建立风险评估机制,由市委政法委牵头,组织编办、人社、住建、国土、信访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分析梳理区划调整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建立风险点清单,形成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风险评估情况的报告》《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专家论证情况的报告》等2个专题报告。针对风险提早进行实战演练,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对可能出现的难题、隐患,逐一明确应对措施,确保区划调整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完成。做实督促指导。9个专项工作组均由市委常委担任组长,始终坚持督导“下沉一级”,每周定期深入涉改乡镇、村社开展工作,与涉改乡镇领导和镇村干部面对面沟通,充分听取工作意见,掌握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指导。做实网上公示。严格按照《四川省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工作导则》,在华蓥市人民政府网站主动公示《华蓥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方案(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形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情况的报告》。经综合分析,得出了“社会各界及全市人民群众一致拥护华蓥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方案”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