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减税降费以来,广安市前锋区税务局主动作为抓落实,开动脑经谋实效,真情实意地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在“减”“抓”“联”“帮”上下足功夫,保持政策落实力度不减、热度不减、效果不减。
“减”出企业获得感。在求“实”、求“新”、求“效果”上花足心思、下足功夫,狠抓政策落实,务求工作成效。一是“明细账单”算清“优惠明细”。创新推出《享受减税降费优惠明细单》,向纳税人发放载有累计享受减免税额的“明细单”,详细列税(费)种明细,注明政策前应缴纳税额、优惠后实际缴纳税额和优惠税额,让纳税人一眼看明白优惠税种和额度,切实实现“减税降费不喊口号,一张表格清楚看到”。二是“应退尽退”确保“应享尽享”。联系国库工作人员确定办理退税流程,最终确定简化办理退库流程。
“抓”出落实新高度。一是党建引领聚合力。区局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发动政治引领“红色动力”,突出党委核心作用,党支部堡垒作用和党员旗帜作用。将减税降费政策列入党委理论必学内容,党委成员多次深入企业实地调研。各党支部结合减税降费开展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党员业务骨干组成“先锋队”,在减税降费工作中 “亮身份,勇担当”。二是线上线下齐宣传。利用广安电视台、大型户外广告牌和商业LED屏进行政策普及,在火车站进出站口、候车室、站前广场设立醒目的巨型广告牌,设立“流动减税降费宣传车”和公务自行车骑行队,利用所辖各乡镇逢场日发放税收宣传,为沿线商户们讲解税收优惠政策。三是悉心辅导优服务。通过纳税人学堂等平台,对全区100余户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分类别开展减费降税专题培训。将线上“微信群+QQ群”的广泛宣传模式与线下“政策辅导+宣传册页”的重点辅导方式有机结合,设置减税降费宣传专窗,做好政策宣导。
“联”出纵横工作网。以“省市包联”、区级部门联动、内部联系沟通机制为助手,打通纵向、横向联系沟渠道,编制工作联系网,确保工作实效。一是“省市包联”提质效。全员动员落实省局20户、市局50户、区局4874户共计4944户“四三制”全覆盖包联工作。省局纳服中心到企业开座谈会面对面进行12366问题解答,到企业调研生产经营情况,增强政策落实透明度,提高纳税人获得感。二是“区级联动”聚合力。持续加大向区委区政府的汇报和与区级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积极争取支持,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区政府出台《前锋区减税降费协调机制工作方案》,下发《广安市前锋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广安市前锋区减税降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的通知》,组建以区委常委、区长为组长,以区委常委、副区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人为成员的减税降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三是“部门协调”保畅通。建立内部沟通联系工作机制,落实统计分析、效应分析和任务清单,形成6项42类工作指标。组建减税降费工作微信群,及时发布工作状态,随时开展工作交流和问题讨论,做到交流顺畅、沟通及时,确保全面掌握和反馈相关情况。
“帮”出企业新动能。充分利用政治优势和经济职能特点,把工作从“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延伸到“帮助解决企业难题”,推动政府、金融、企业的良性互动,真心实意帮助辖区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弥补发展短板。四川光前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区唯一一家集模具制造、压力铸造、精机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近年来因资金问题面临严重生存困难,区局积极协调政府和金融机构,为该企业以供应链金融方式争取资金2000万,目前已经达成了各项协议,把企业从困境中拉了出来;四川福安龙专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专用汽车研发、制造、销售的科技型企业,因为资金问题已进入整合重组阶段,在区局的协调帮助下,将企业的供应链金融累计授信额度由300万提高到1000万元,由金融企业代管代付,用于企业原、辅材料采购,帮助企业走出发展“死局”,区政府还将其列为产业扶持和重点帮助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