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由四川省科协、共青团省委、中科院成都分院主办,四川科技馆、四川省民族科普服务中心等单位承办的“天府科技云服务”首届科学传播大赛在成都少城剧场开幕。此次大赛以“爱科学、爱幻想、爱表达”为主题。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经戈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他说,希望通过大赛,向全社会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努力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服务。希望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努力把祖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他表示,举办全省首届“天府科技云服务”科学传播大赛,一是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二是为加强我省科普能力建设,夯实我省科普人才队伍;三是丰富青少年科技活动形式,为科普工作者、科学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开幕式后,科学诠释者组成人组开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眼睛的奥秘、显微镜下“看”地震……科学爱好者们把以往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与艺术表演结合起来,为观众开启了一段赏心悦目的奇幻之旅。
提到地震,大家都谈“震”色变,十分害怕和恐慌,当地震时,我们的地质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来自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的王钦,依托显微镜把视角“伸”进了地震时的断层,记录其活动信息。“这就是‘地质灾害犯罪现场’,地质学家们就像福尔摩斯一样,在重重线索中寻找地质活动的‘证据’,通过这些‘证据’,揭示断裂带内部的重要信息,为研究地震预测提供服务。” 王钦一边演示一边说。
同样趣味十足的,还有在凉山州普格县中学支教的刘辉为观众带来的“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刘辉说:“科学和生活是紧密相关的,电动机在我们的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但因为它的内部结构复杂,学生们接受原理也十分困难,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让更多的人对电动机的原理更加了解。”作为教育者,刘辉结合自己所长,身体力行为普格县中学的学生们普及科学知识。
“在神州大地百废待兴、艰苦创业的年代里,他们始终坚强、勇敢,从未放弃对科学的追求,毅然放弃了异国它乡的舒适与安逸,投入祖国的怀抱……”在团体赛环节,来自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的同学们,带来了诗朗诵《袁隆平勤廉人生集锦》《献给中国科学家们》。吟诵间传达着青年学子对科学家们的崇高敬意。领队老师徐子康介绍道:“我们可以用声音表达出我们对科学技术和科学家的赞美,同时也用力所能及的方式,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大赛现场,各个参赛选手、团队,积极地展示着对科学的理解: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带来的手影戏《聪明鹿与笨笨狼》童趣十足;四川大学自然博物馆带领观众一起探寻了《豌豆荚中的秘密》……精彩纷呈的科学表演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科普教育是增强我省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性工作,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科普活动是推进我省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天府科技云服务”首届科学传播大赛,为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营造全民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