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区:小粉条做成大产业

2019-12-20 09:57 来源:四川科技报 四川科技报通讯员 金其云/文 马光焱/图 1672 点击

12月15日,冬寒料峭。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松林村村民游昌勤的农家小院天刚亮就热闹起来,临时搭建的露天灶台上沸水翻滚,一根根晶莹剔透的粉条从热锅中捞出,均匀地凉晒在竹竿上,10多个村民围着灶台忙而有序。游昌勤说,这是他今年生产的第一批手工苕粉,在接下来的两三天时间,他将组织人手把1000余公斤苕粉全部生产出来,抢早投向市场。


1549899263233874_副本.jpg

村民凉晒苕粉


每年12月份以后,纳溪区打古镇手工苕粉生产便进入高峰期,村民把土地里的红薯挖出洗净加工成淀粉,然后再通过互助换工形式抱团生产粉条。眼下,打古镇不少村民的房前屋后都凉着雪白的苕粉,农家小院粉香四溢。

十二道工序千  年技艺造就绿色美味

“村里人从事苕粉生产历史悠久,以前一到冬天,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苕粉。”今年70岁的蒋良国是打古镇松林村岁数最大的手工苕粉制作师傅, 20岁时他就从泸县朝河镇一手工苕粉制作师傅那里学到了这门手艺,一干就是50年。

“生产优质的手工苕粉要经过泉水清洗红苕、切片石磨成浆、麻布泉水过滤、吸干淀粉水分、淀粉打欠、生熟淀粉揉和、入铁锅沸水、木漏瓢打粉入锅、长筷捞粉入清水、竹杆凉晒24小时、人工分理粉线、整理包装等十二道工序。”蒋良国说,每道工序都不敢马虎。因工序多、技艺精,全是手上功夫活,后来大家都把人工加工生产的苕粉叫作“手工苕粉”。

“手工苕粉的原材料就只是水和红苕。”入行以来,蒋良国始终保持着传统的做法和最简朴的用料。三年前,他和几个手工苕粉生产大户一起进行生产技术改良,用红薯淀粉浆水代替洗洁精除粘度,让苕粉更加绿色生态。


1549897739929236_副本.jpg

装箱打包


巧打生态牌  打造本地最大苕粉村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和人们对生态食品的青睐,打古镇手工苕粉蕴藏的商机也凸显出来,不少村民把增收致富的目标转向手工苕粉生产。松林村李亚平、赵小林夫妇就是其中之一。

“以前种红薯大多数都是用于喂猪,经济价值很低。”听说家乡大力发展手工苕粉产业,10年前,李亚平、赵小林夫妇放弃了制衣工作,返乡流转土地种植红薯,在家里办起了苕粉加工作坊,雇用师傅指导生产苕粉。当年,李亚平夫妇生产手工苕粉1500余公斤,直接经济收入达3万元。经过几年的发展,夫妻俩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每年苕粉生产量达上万公斤,收入近20万元。

为了让优质生态苕粉卖出好价钱,李亚平又在规模、品牌和效益上做文章。他联系邻村几十个红苕种植大户,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普照山手功苕粉专业合作社,为打古手工苕粉注册了“普照山”商标。2013年,普照山手工苕粉传统制作工艺被列入泸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普照山手功苕粉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四川省级示范合作社。品牌上身,价格倍增。从2012年起,打古手工苕粉批发价也从此前的10~12元/公斤卖到了30元/公斤。“目前,村里的手工苕粉不仅畅销纳溪、泸州周边市场,还卖往成都、贵阳、上海、北京等城市。”打古镇松林村党支部书记王小刚说,手工苕粉产业已成为农民脱贫增收主要产业。

产业壮大  扛起村民脱贫增收大梁

走进纳溪区打古镇兴莲村12组苕粉生产大户唐光亮的苕粉加工作坊,仿佛走进了银色世界,一排排晶莹剔透的粉条正在微风下摇曳……

“今年第一批苕粉已凉晒风干,正在打包封箱出售。”近段时间,唐光亮成了大忙人,赶制苕粉、接收订单、装箱打包、运货出售,简直忙不过来。五年前,唐光亮瞄准商机,投资10万元在公路边建了标准化苕粉加工作坊,除了自己流转土地种植红薯加工外,还收购周边村民种植的红薯作原料。今年唐光亮的苕粉产量可达1.5万公斤,预计直接经济收入近30万元,同时还带动30余户周边村民就业。“在加工作坊打工不仅挣钱,还能照顾家人。”兴莲村11组脱贫户胡德英农闲时到唐光亮苕粉工作坊打工,每天收入100元以上。

“村里近400户村民都在从事苕粉加工,多的上万公斤,少的也有两三百公斤,今年全村苕粉产量预计在15万公斤,按30元每公斤计算,仅苕粉产业村民可增收400多万元。”兴莲村党支部书记魏青云说,村“两委”帮助村民注册申请手工苕粉商标,并通过电商平台、微信等帮助村民出售苕粉,让村民的苕粉在村里就能卖上好价钱。村民袁金坪2014年脱贫后一直坚持种红薯生产苕粉,每年加工苕粉600余公斤,收入近2万元。农闲她还到城里打工,每月可以挣两三千元,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

“目前全镇从事苕粉生产农户近1500户,苕粉产业达100万公斤,主要分布在松林、兴莲、杜家等村,不仅传承了这项千年技艺,还发展壮大成脱贫增收和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纳溪区打古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姚正表示。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党徽闪耀脆李甜

12月的阿坝州茂县,寒风刺骨,海拔4900多米的九鼎山早已白雪皑皑。紧邻的南新镇攀川村大弯岭,上百亩苹果已经卖完,眼下正是村民农闲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