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至28日,来自北京、武汉、西安等地的16家规划设计、花卉园艺、科技、文旅等领域行业媒体记者组成“行业媒体成都世园行”采风团,齐聚2024成都世园会现场,沉浸式感受绿色建筑之美。
2024成都世园会建有一主四辅五大会场,除在成都东部新区绛溪河生态走廊中部建设主会场外,还增设了温江川派盆景、新津现代农艺、成郫都花卉苗木、邛崃生物多样性保护4个主题分会场。采风团实地参观了成都东部新区主会场和温江川派盆景、成郫都花卉苗木分会场,感受诗意栖居的美好生活场景以及探索花卉产业在不同场景下的多元化运用。
在成都东部新区主会场,2024成都世园会总规划师、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聪在核心建筑锦云楼上,为采风团详细讲解了主会场“尊重现状地形,依山就势而建”的建造思路;用“国际范”“烟火味”“未来感”三个词概括了世园会规划设计的主要特色;围绕对现有生态景观资源的保护、建造材料的循环利用、特色建筑背后的高新科技支撑、会后场馆可持续利用的策划、以办会提升城市功能和带动产业发展的思路等内容对世园会进行了全面介绍。
“2024成都世园会的办会理念是绿色低碳、节约持续、共享包容,我们想通过此次世园会,将其作为一个载体,去反映一个时代的特征,也反映出国际水平和中国特色,还有中国元素和成都特色。”黄聪如是说。
值得一提的是,2024成都世园会是历届世园会承办城市中首次编创《低碳管理方案》的城市。因此,绿色低碳的理念贯穿展会全周期,充分体现出成都公园城市特色。
漫步在2024成都世园会东部新区主会场内,七区六馆百园实现了五大洲参展城市全覆盖,展园总数、境外展园数量、协会和企业展园数量均创下历届B类世园会之最。113个展园风格多样、绚丽多姿,南京园的“山水相生,花木成文”,济南园的“泉城”特色园林文化,英国伊丽莎白花园的自然生态群落营造,美国康奈尔植物园的“草本图书馆”等,让采风团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充分领略到中华与世界园林园艺之美。《大自然探索》杂志记者白露在上海园内见到了地涌金莲、帝王凤梨等珍稀植物后激动地说,“这个暑假,我们要邀请小朋友来做一次植物科普研学,相信一定会很有意义!”
在2024成都世园会东部新区主会场天府人居展区的成都园、凉山园等展园内,设计师的专业讲解让采风团深入了解了当代园艺的最新理念、前沿技术的实际运用以及地方文化特色。成都园整体地势如微缩版的四川盆地,以自然山水为构图主景,高山叠瀑、水绕民居、花趣田野形成别具一格的西蜀园林景致。武侯祠红墙、杜甫草堂竹影、望江公园的崇丽阁等成都元素均有融入,展示的植物也经过精心挑选,光成都市花芙蓉花就展示了40余个品种。
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2024成都世园会的展馆建筑在会后将进行持续使用。比如锦云楼将成为西蜀古典园林博物馆,主展馆将成为成都东部新区文化艺术中心,成都园内的“花居”将成为婚姻登记处。
走进2024成都世园会郫都分会场,采风团参观了国际花卉品牌馆、成渝地区花卉产业成就馆、花卉园艺场景馆、当代花器艺术馆、花魔方展馆、美好花生活体验馆、川花自主创新园、现代花卉交易区等展区,在展览中了解了现代花卉产业的发展成果。
现场,四川春天花乐园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瑛深入介绍了如何从全球视角国际市场出发,深入探寻成渝地区和四川当地特色,探索花卉产业在不同场景下的多元化运用,积极向现代科技转型,并带动花卉周边产业发展。
据了解,2024成都世园会郫都分会场自4月26日开园以来,单日最高客流量达7万人次,同时在园人数最高达3.7万余人,5日交易额达5000万,零售交易额增长200%,充分落实了营城兴业惠民理念,发挥了“后大运”效应,全力打造了一场高品质园艺博览盛会。
以川派盆景为主题的2024成都世园会温江分会场设置的花卉艺术园、园林艺术轴、盆景艺术馆、金温江博览园,不仅展陈了精品盆景及众多花卉新品种,还充分展现了对园艺新业态的营造,以科技智慧和文化创意赋能传统花木产业提能升级,打造城乡融合及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新探索。现场,川派盆景大师胡世勋与采风团交流互动,分享了自己几十年来的创作历程。
为深入感受2024成都世园会“公园城市 美好人居”主题,采风团还参观了成都市天府艺术公园,以及与主会场联动开发文旅资源的三岔湖、丹景台等特色景观。天府艺术公园蜀园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让大家沉浸式感受到川派园林韵味;泛舟在被誉为成都东部新区宝石的三岔湖上,成都的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画面尽入眼底。“成都在避免‘千城一面’这一点上做了很多工作,天府艺术公园让我印象很深刻。”《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张萌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4成都世园会在适应时代发展的同时,融入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场景。成都在公园城市建设中的营城理念、场景营造等创新举措,以及以花为“媒”、以“节”为翼搭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新场景、持续放大“美好经济”效应,将186天的展会转变为城市发展长期红利的办会思路,给采风团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向相关行业和其他城市真切传递了绿色发展新理念、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