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建议尽管说,我一定把你们的心声带到两会上!”“家里要是有返乡人员回来,要提前3天向村干部报备哦!”自2017年当选为市人大代表后,广安市妇联兼职副主席、广安区兴平镇便民中心副主任余海燕常常会走访群众,倾听群众心声。今年在走访中,她还特意宣传了疫情防控知识。
听民意、解民忧,余海燕始终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我的本职工作就是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今年33岁的余海燕说,当选市人大代表后,她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立足岗位,她以更高的要求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去年4月初,兴平镇龙孔村村民联络组微信群的一则水滴筹募捐的信息,引起了余海燕的注意——贫困村民唐兴伍有一对早产双胞胎孙女,因脑积水,一出生就送进保温箱,每天需要花上万元的费用。
入户核实信息后,时任兴平镇龙孔村党支部书记的余海燕第一时间组织村“两委”成员开会,号召村民积极为唐兴伍家筹款,并为他家送去慰问金和生活用品,安抚家人情绪。此外,她还和第一书记康洛一起为唐兴伍一家成功争取到省委政法委2万元爱心款以及“国奶扶贫”项目(受助者每月可申领奶粉、尿不湿),切实减轻了唐兴伍一家的负担,防止返贫风险。
把责任扛肩上,把群众放心上。近年来,余海燕和扶贫干部齐心协力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先后引进布衣农业、旭日农业两家龙头企业,建起血橙林下鸡养殖基地,让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务工等方式增收,让昔日的贫困村大变样。
为了让村民吃上“旅游饭”,持续增收,余海燕与扶贫干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发展村集体经济,并打造竞技钓鱼场。去年,龙孔村的钓鱼场开门迎客,承接大型钓鱼竞技比赛及休闲垂钓并推出乡村采摘游,发展乡村旅游,让村民的“土货”不愁销。2020年,龙孔村人均纯收入超1.5万元,贫困群众人均收入超1.2万元,村集体经济已突破4万元。
时刻想着群众,积极为群众发声。这些年,余海燕用实际行动努力践行着一名人大代表的承诺,她提出的关于提高农机补贴、广安实验学校旁建人行天桥等建议都得到了落实,让群众真真切切得到了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