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早春备耕季,恰逢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眉山市青神县瑞峰镇146名党员志愿者组成16支集疫情防控、农资代购、农机代耕、农技指导于一身的“党员防疫助耕小分队”活跃在防疫一线与田间地头,破解了疫情防控“紧”与春耕生产“活”之间的难题,用实际行动绘就了一幅党旗引领,战“疫”助春耕的生动场景。
农资购买不方便 党员代购帮跑腿
“二组:李某平需要化肥3包,水稻种子3斤;王某康需要黄瓜和二季豆种子各1包,3亩桃树杀菌治病的农药。”“五组:方某军需要化肥……”2月8日,瑞峰镇尖山村微信工作群里各位组长不断发来消息,村委会办公室里党支部书记方国军和村主任任正春正在忙着统计汇总村民备耕的农资需要。原来,为了保障农资供应,确保老百姓能够按计划采购农资,用肥、用药、用种,村“两委”研究决定帮老百姓“代购农资”。
不到一上午的时间,由村委会出面对接农资店统一购买的第二批670公斤化肥、43公斤种子、4.5吨饲料和十余种农药在由履行了备案手续的车辆运回村委会后,村里的3支“党员防疫助耕小分队”当即马不停蹄地送到农户的田间地头和牲畜棚。
“往年我们自己在外面的农资店里买东西,不仅价钱贵质量有可能还不保证,今年因为疫情,村上组团‘代购’,价钱便宜质量也有保障,而且还送到了家门口,我们老百姓是省钱、省时又省力。”村民胡潇洒开心地说。
农资送上门
疫情之下缺劳力 农机代耕来帮忙
农资采购问题的解决并没有让和胡潇洒一样报名了“代购”的杨柳槽村村民杨文生开心多久。原来,杨文生60多岁年老独居,家里有六七亩土地,其中水田就将近四亩。“化肥种子是有了,可这几亩春菜怎样才能种下去?”面对和杨文生一样因为疫情防控造成劳动力暂缺的情况,杨柳槽村党支部及时对接农机部门和专业合作社推出机械化代耕服务。
2月9日,看着原本几个人需要将近两天才能翻完的地,而农机代耕不到一上午就完成,村民杨文生喜上眉梢。他专门回家翻出崭新的搪瓷杯为党员志愿者们送水解渴。
瑞峰镇的“党员防疫助耕小分队”推出的农机代耕服务,既方便了村民,又节约了春耕成本,同时有效避免了疫情防控期间人员聚集。
五保户杨文生特意从家里找出一个新杯子装满茶水给党员先锋队
早春生产怎样管 农技指导贴近教
“这个是初投产的树子,一般以轻剪为主,一个是剪除病虫枝,二个是剪去徒长枝,第三是通过撑拉的方式……”“我问一下,这个算不算是病虫枝?”“对!”“那个就可以剪了。”瑞峰镇杨柳槽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毛志军正在用驻村第一书记的手机向县上的高级农艺师徐海涛在网上学习果园修枝技术。三年前,他在脱贫驻村工作组的帮助指导下种了6亩椪柑,试产成效比较满意,原本以为今天扩大面积的想法会因为疫情而落空,没想到犯难之际“党员防疫助耕小分队”的创新举措解决了他的难题。
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瑞峰镇“党员防疫助耕小分队”有针对性地创新服务举措,除了把当前急需的农技知识打印成小册子,分发到农户手中外,还及时开设了电话咨询与网上农技服务等,“零距离”做好春耕技术服务。
不因疫情防控,而让农技服务缺位。瑞峰镇“党员防疫助耕小分队”在特殊的疫情面前,创新服务举措,通过代购、代耕、创新农技服务等多种举措,切实保障了下半年百姓“米袋子”“菜篮子”“钱袋子”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