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眉山市青神县高台镇的队伍里出现了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他们就是奋战在战“疫”一线的青年干部和大学生志愿者们。他们共同喊出响亮的口号——青春正好,不负韶华。
双龙村 青神县水利局派驻第一书记:郑杰楠
“收到通知,请马上到村办公室开紧急会,要再次入户核查全村610户情况,今天内要摸排清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作为高台镇双龙村第一书记的郑杰楠始终坚守双龙村,积极同村两委开展村级应对疫情防控。
郑杰楠每天走村入户,开展流动人员排查,在宣传点开展防疫知识宣传,在卡点值守,开展人员劝导。但他从不叫苦,从不抱怨,心里永远装着群众的安危。正月初九,在得知贫困户黄中元有发烧咳嗽症状的情况后,郑杰楠立即前往黄中元家中送去口罩,并将其送到卫生院进行检查,医生检查后说是正常发烧,拿了药,郑杰楠又带着他回家,并再三叮嘱他就在家休养,不出门、不串门,也从那一天起郑杰楠便成了“保姆”,每天坚持走访、联系了解黄中元的身体状况,直到得知他感冒好后才放下心来。
“他把双龙村当作他的第二个家,平时大多时间都在村上,尤其这个疫情期间天天跑,我很支持他。”郑杰楠怀孕6个月的妻子这样说到。为了让他安心工作,妻子主动叫上了母亲来家里常住。对于家人的支持,作为丈夫的他也将家人的爱深深藏在心里,落在细节上,每次出门回家立即用酒精全身消毒,马上洗澡换掉衣服,才进门,给家人安全也是一份责任,大家小家一个也不差。
杨店村 昆明医科大学大三学生志愿者:成坤
“我们医学生有一句誓言是叫‘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句誓言是谨记在我心中的,我希望为国家为社会做点贡献。”
在疫情来袭时,成坤主动请战,并和父母一道说服村两委,打消村两委的顾虑,终于迈着坚毅的步伐走在了防控一线。一只口罩,一件反光劝导员背心,一张工作证,这10天以来,成坤带着标配物资在青神、东坡两区县的交界处,负责过往车辆的消毒,人员的询问、登记和宣传、劝导工作。每天7:00~19:00整整12个小时,中途除了短短半小时往返轮班就餐时间,不论雨雾、阴晴,一站就是大半天的时间。同时,他还发挥自己专业所学,与各村民小组反复宣讲防范措施,提高村民防疫意识和防范知识,协助村两委处理数据,核对信息,得到村组干部和群众的赞扬。
玉蟾村 西南科技大学大四学生志愿者:黄丹
“参与防疫也是因为知道人手不够,疫情当前,每天看着有那么多人为这个社会做贡献,自己也想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黄丹在了解到村防疫工作需要人手的时候,主动要求加入了村防疫工作,跟随老队长一起挨家挨户入户调查,耐心地跟群众解释疫情相关情况,并做好了填写入户调查单,张贴防疫宣传资料等工作。村道、组道留下了她深深浅浅无数的脚印。通过这几天的入户排查工作,她也深刻地感受到基层工作人员的不易,“非常感谢基层干部的付出。希望疫情可以赶快过去。”黄丹说到。
新柳社区 成都师范学院大二学生志愿者:阳雨岐
“我见过在疫情期间仍然坚守岗位的护士和医生,也见过7点就到岗的执勤劝导员,作为一名青年学生,了解时政,在被需要的时候,为国家尽一份微薄之力,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希望中国快些好起来。”
春节期间,阳雨岐主动请战配合新柳社区做好麻柳场镇管控。结合社区疫情防控工作需求,她被安排到协助卫生院对场镇区域商铺人员每天进行体温测量和记录工作。麻柳场原有商铺100余家,经过管控,目前开门营业的有银行、药店、超市等类共35家。每天一大早,阳雨岐便佩戴好工作证、口罩和卫生院工作人员一起准时到各商户,逐一走访,35户商铺一个也不能少。他们一人询问情况、测体温,一人登记,配合默契。同时,协助社区两委负责社区居民的入户排查工作,对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和发热、咳嗽人员进行摸排登记,及时掌握社区人员的流动情况和健康状态,并及时整理上报,耐心坚守,默默无闻,为全镇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疫情当前,还有无数的学生志愿者、青年干部们义无反顾奔赴防疫一线,他们用脚丈量这片热土,用心回馈这份热爱,无悔青春,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