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巴中市南江县八庙镇枇杷村村民汪洪丽早早就起床了,小心翼翼的在家里收拾着。“妈妈,你今天要去哪里呀?”被吵醒的儿子揉着惺忪的睡眼问道。“幺儿乖,妈妈要去拦车车,你吃饭完就做作业,看好妹妹,不要乱跑哦。”汪洪丽看着自己刚做完手术的儿子,摸着儿子的脑袋。收拾完毕后,汪洪丽别着党徽,戴着红袖章出门了,她今天要去村口的执勤点进行劝返、宣传和帮群众代办。
汪洪丽,27岁,中共预备党员,县十八届人大代表、枇杷村创业致富带头人。自脱贫攻坚以来,她怀揣反哺家乡,带动村民创业致富的志向,在枇杷村兴办了一家孔雀养殖场。多年来,她不断为家乡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被村里的老人亲切的称呼为“汪女儿”。疫情发生后,她主动向枇杷村党支部递交了请战书,申请到防控一线。
“非常时期,大家都不要到处乱跑,好好待在家里,缺什么东西,我给你买。”今天正是燕山赶集的日子,尽管政府早已发布公告取消了赶集日,可还有部分百姓不管不顾,相约“赶场”,刚到在村口就被汪洪丽拦了下来。“表婆,您怎么口罩都不戴就出来了?”入眼处,一个白发婆娑,佝偻着腰的老人,一手拄着拐杖,一手用毛巾捂着口鼻,蹒跚着走来,老人家是村里的五保户,生活一直靠汪洪丽和村委照管,汪洪丽连忙走出来,扶着老人。“汪女儿呀,家里没有米了。”“哎呀,没有了我给您买!这两个口罩没用过,您先戴着。”汪洪丽又将今天刚领取的口罩塞给了老人。
为了保证村民安心在家,汪洪丽为村里16户老人送去生活品,为群众奔走在八庙镇和枇杷村之间,大到一袋米,小到一块肥皂。“现在疫情严重,我们村外出务工人口多,我家在这里,无论是为家人还是为乡亲,更何况我是一名党员,没有理由不站出来。”她说到。
为防止疫情输入,村里设置了劝返点和党员先锋岗,村干部和志愿者采取三班倒,进行24小时值守,汪洪丽主动申请去蹲点监测、流动消毒、发放资料等,以致于家人开玩笑,说她成了“家都不爱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