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为媒 绘就阿坝气象事业新图景

——探班阿坝州气象局气象科普基地

2024-06-14 08:44 黄梅兰 6027 点击

学生了解应急便携式自动站。    

阿坝州地处横断山脉断裂带上,地震、暴雨、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四季流转,气象防灾减灾始终是当地的头等大事。那么,该如何做好气象服务工作?

近日,四川科技报探班员走进阿坝州气象局气象科普基地(以下简称“气象科普基地”),采访了阿坝州气象台台长武敬峰和气象科普基地管理员杨呈韵,一探阿坝州的“万千气象”。

科普员开展科普讲座。    

科普员给农牧民讲解气象知识。    

关注天气变化  守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每逢夏季,阿坝州与苏轼笔下湖北黄州的“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全然不同,这里常常面临暴雨、雷电、大风、冰雹等天气,还易引发泥石流、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基于这一气候特点,开展气象知识科普、天气预报、气象监测等系列气象服务工作,减轻气象灾害和引发的次生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多年来,位于汶马高速马尔康出口处的气象科普基地就承担了此重任。

据杨呈韵介绍,与大多科普基地不同的是,气象科普基地联动州气象台、州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州人影和防雷中心、州气象信息中心等阿坝州气象局相关科室,面向社会公众传播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制作发布气象科普产品,展示气象探测仪器、人工影响天气设备、应急气象服务保障设备等,使公众了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制作发布、人影作业原理、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等气象文化和科普知识。

时值汛期,谈及气象科普基地工作安排,杨呈韵坦言,相较于森林草原防灭火、低温冰冻灾害等为关注重点的冬春季节,雨季期间则更加关注强对流、雷电等灾害性天气过程,以及山洪、泥石流、塌方、城市内涝等气象次生灾害。

“目前我们基地主要根据气象台预报和灾害预警、天气实况开展信息传播与科普,特别是面对灾害性天气过程,过程前引导社会关注气象预警信息,过程中联合州气象台做好气象专业分析解读,如天气成因、过程发展趋势和持续时间、风险提示和应对建议等。”杨呈韵说。

此外,阿坝州气象台还24小时关注天气形势演变,做好部门内外会商研判,如订正当地天气预报、联合自然资源等部门研判地质风险等,通过及时准确地进行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在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中和相应部门联防联动。阿坝州气象局相关科室在汛期前加强气象设备巡检,修订完善业务制度流程和各类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等;汛期定期调度部署气象服务,根据预报预警启动应急响应,联合应急管理、水务、自然资源等部门应对重大天气过程,在突发灾害情况下开展应急气象服务等。

多年来,气象科普基地还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采取系列措施提升气象服务的科技含量,增强气象服务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武敬峰表示,在各行各业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当下,阿坝州气象台亦是如此。通过科技创新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以监测预报预警创新团队为载体,积极开展系列科研工作。如针对600hPa高影响低涡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对新一代红原天气雷达开展应用研究,开发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系统等,进一步提升了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决策依据。

学生观看气象观测模型。    

科普气象知识  让更多群众从中受益

作为科普基地,科普工作始终是重中之重。武敬峰坦言,气象科普基地通过科普宣传,提高了群众气象认知水平,让其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气象灾害的危害性,进一步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此外,还有助于增强全社会的气象意识,助力政府和社会利用不同的天气情况服务生产生活。

“2018年5月23日傍晚,马尔康市出现火烧云奇观,当地群众纷纷议论‘天象示警’,询问这是否预示着有地震等灾害出现?我们基地的科普员及时通过微信群等渠道进行科普宣传,消除了大家由于不懂气象知识带来的紧张心理。”武敬峰回忆完往事,还向探班员普及了相关知识:白云是云体对太阳光无选择散射或反射的结果,黑色云是太阳光透不过云体所造成的,红黄色彩云是云中某些云滴对阳光选择散射的天气现象,由于空气运动就形成了各种形状的彩云奇观,和地震没有必然的联系。

近年来,气象科普基地通过创新科普形式、加强部门合作,科普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如围绕防灾减灾、生态保护、为农服务等主题,结合世界气象日、全国防灾减灾日、气象科技活动周等时间节点,开展气象科普进学校、企业、单位、社区等活动,惠及全州13县(市)的群众。

此外,气象科普基地还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科普基地合作共建科普帮扶基地,在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科普课程研发、科普作品创作、暑期科普实践活动等方面展开合作。

气象,于多数人而言,是一个既亲切又神秘的概念。从上古先民对风雷雨电神祇的崇拜,到秦汉年间古人摸索出二十四节气,再到如今人们对天气的预测已精确到小时。几千年来,在气象领域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它已逐渐被人们所熟悉掌控,并服务于江河治理、农耕生产中。气象科普基地成立后,始终致力于做好气象服务工作,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为阿坝州乡村振兴绘就新图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阿坝州气象台供图)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了解柠檬的“前世今生”

宝森柠檬旅游区。 安岳县文广旅局供图 资阳市安岳县是世界柠檬五大主产区之一,被誉为“中国柠檬之乡”,在全球柠檬生产版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安岳因柠檬而闻名,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里还坐落着全国最大的柠檬主题园区——宝森柠檬旅游区,深受当地群众喜爱。近日,四川科技报探班员寻着柠香,来到位于安岳县文化镇燕桥村的宝森柠檬旅游区,了解柠檬的“前世今生”。旅游区风景如画。安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