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总有那么一群人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守护着一个个珍贵的生命。王云芳就是其中一员。他是父亲,是丈夫,是家里的脊梁骨,他也是乐山市五通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名农工党员。
“直面疫情,是每一个疾控人应有的职责与使命。”王云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春节期间,接到单位的任务后,王云芳带上口罩,换上工作服,义无反顾奔赴“疫”线,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
王云芳所在的疾控流调组,承担着全区疫区返桥人员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现场处置工作,和病人零距离接触,危险性极大。一旦接到各地报来的发热可疑病例,流调组将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调查处理。
随着春节返乡人员增多,防控形势越来越重,流调组的同志们常常忙得连方便面都吃不上一口,就得赶往现场开展工作。为了给年轻同志作出榜样,王云芳总是以身作则、冲锋在前,手把手示范科学流调过程,言传身教、身体力行,诠释了一名疾控人的担当与责任。
农历初一,结束了一天的工作,王云芳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到家中。洗漱消毒后,刚入睡的王云芳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金粟镇一例武汉返乡人出现发热症状,请立即前往排查!”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声音。疫情就是命令,王云芳睡意全无,一刻不敢耽误。
“你是从哪里返回的五通桥?”“高铁车辆的时间班次座号是多少?”“有无野生动物接触史?”……提出处置意见后已是深夜,王云芳不愿回家打扰妻儿休息,来到单位和衣而眠,等待着第二天的“战疫”。
从业30多年来,王云芳在困难面前从不退却,他和“战友”们以高度的敏锐性和责任感,凭借着一身过硬的卫生防病专业本领,成功经受了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的一次又一次的考验。2020年,以王云芳为代表的普通而不平凡的疾控人重披“战衣”,不畏“毒魔”,始终勠战“疫”线,身体力行守护群众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