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县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2022-11-18 21:44 郭侨 潘建勇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1643 点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近年来,眉山市仁寿县始终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多措并举,保障粮食稳产增产,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培育经营主体 带动粮食规模生产

11月初,正是冬小麦播种的关键时期,在仁寿县方家镇水池村,年轻的种粮大户范琨正抢抓晴好天气,组织农技人员操作无人机进行小麦飞播。

2016年,返乡创业的大学生范琨,响应国家号召,流转土地,种植粮食,做起了一名田间新农人,带领本地农民科学种田。

多年来,范琨积极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不断掌握科学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绿色防控等技术,并将之用于农业生产中。就在今年5月,他种植的小麦喜获丰收,亩产超过400公斤。

“目前,我们合作社已经全面开展小麦播种工作,一边犁地一边播种,采用无人机播种,每天能够播种600余亩,今年预计播种小麦5000余亩。”范琨说道。

为解决“粮食谁来种”的难题,近年来,仁寿县不断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现代科技推广,加快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范琨告诉记者,正是有各种高素质农民培训、农机作业培训的支持,才成就了他的梦想,下一步,他将把专业合作社打造成示范作用明显、产业链条完整、品牌竞争力强的现代化综合性农业企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据悉,2022年,仁寿县农业农村局重点围绕全县粮油产业发展,组织符合条件的农业经营主体参加农业产业领军人才、农业经理人、经营管理型人才、专业生产型人才培育等高素质农民培训班,计划培育各类高素质农民220人,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培育优秀人才。 

除了培育种粮大户,仁寿县还发动各方力量,带动粮食规模生产。     

充分发动群众。在尊重农民承包集体土地的权利的基础上,强调保护耕地的义务,引导不愿种粮农民退地还耕。以加大农技指导、优良品种推广、奖补政策兑现为抓手,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壮大集体经济。鼓励村集体组织领办农民合作社或农业服务公司,开展400万以下本地工程承包、劳务承接、后期工程管护、水果代购代销、秸秆统购统销、经营集体粮油农场等业务。

创新利益联结。因地制宜建立村集体“集中流转、入股分红、集体农场”等单一利益联结,或“租金+分红”“租金+项目入股分红”“租金+资产出租分红”等复合利益联结。

推进农田建设 提升耕地利用效能

保障粮食安全,良田是关键。连日来,在仁寿县珠嘉镇棚村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筑梗、修边、平地,推土机、铲车等各种大型机械往来作业,笔直的机耕道和端正的田块已初具雏形。

“目前我们正在对土地进行小田改大田、坡地改平地等工作,预计在11月底能全面完工,不耽误小春生产。”当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负责人张锐介绍,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标准,加快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建设,坚持建设现代特色高效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率。

抢抓秋冬收获后农田建设的黄金时期,当前,仁寿县正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筑牢粮食安全生产根基。

在彰加镇铧炉社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十余台挖掘机运转不停,一块块田地也焕然一新。

仁寿铧锐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彰加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铧炉、礼周、楼影、朝凤等村(社区),总投资4700万元,建设总规模1.3万亩,目前已安排50余台工程机械和20余名管理人员,全力抢抓施工进度,确保早日投入春耕使用。

高标准农田到底“高”在哪儿?在建设好的田间地头,一条条田埂不见了,以往大小、高低不一的田块也变得平坦、宽阔。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能有效解决土地面积小、分布不集中等难题,还能极大地提高农田抗灾减灾能力、农田灌溉能力,实现全过程播种耕收,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据悉,近年来,仁寿县依托各类涉农涉水项目,全力推进田、土、水、路等综合配套建设。截至目前,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3.2万亩,实现农田灌排能力、农机作业能力、耕地生产能力“三力”大幅提升,并依靠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持续培肥地力,耕地质量等级和粮食生产能力逐年提升。

依托科技手段 探索粮食增产密码

“大豆实收3.07亩,鲜籽粒种537.5公斤,平均含水率15.32%,含杂率2.39%,亩产量160.5公斤……”11月12日,省、市有关专家对仁寿县承担的国家大豆科技自强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创建”攻关田进行了现场测产。

专家组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大豆高产创建验收办法》的实收测产办法,选取产量最高的3亩地块,经机械收获籽粒、过磅称重、测定大豆籽粒鲜重和测定大豆籽粒水分含量等程序后,现场宣布了测产结果。

据悉,位于仁寿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基地是该县和四川农业大学战略合作的重点项目,经过多年不断探索试验,已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预期目标。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并不是简单的一行玉米一行豆,而是有更多的排列、距离讲究。仁寿县是最早在全国推广这一种植技术的地方之一,带给当地群众十足的“甜头”,今年,该县玉米大豆复合种植面积约25万亩。

值得一提的是,玉米大豆“合伙”种,不仅增产增收不增地,还提升了经济、社会效益。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杨文钰团队不仅攻克了分带变量喷雾、低位仿形割台等关键技术,还研制了轻简高效的播种、施肥、植保、收获等机具,填补了间套作无配套农机具的空白,实现了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推广只是仁寿县依托科技手段,探索粮食增产密码的一个切面。一直以来,该县不断提升农业的“科技含量”,以科技赋能粮食生产,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推动种业振兴。加强与四川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筛选符合仁寿墒情的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品种试验,推广优质稳产主导品种。

开展创新示范。依托川农大“专家大院”,健全“专家院所+农技人员+示范基地+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

研发适宜农机。研发推广适合丘区耕作的农机装备,大力推广机插机播、无人机植保等技术,重点是以免耕带旋播种技术为核心的小麦全程机械化技术、分段机械化收获技术为核心的油菜全程机械化技术。

推广节水技术。探索建立大区域尺度精量灌溉施肥决策技术,形成适宜该县土壤结构的用水标准,提高水肥利用率。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为国基,谷为民命”,迈向新征程,仁寿县将继续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以“天府粮仓”示范区建设为契机,肩负起维护粮食安全的重大使命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第十二届(眉山)东坡文化节开幕

11月18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眉山市人民政府、中华美学学会共同主办,眉山市委宣传部、眉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联合承办的第十二届(眉山)东坡文化节在眉山市开幕。本届文化节主题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传承三苏文脉 弘扬东坡文化”,为期四天。眉山,古称眉州,素有“千载诗书城,人文第一州”的美誉。一提起她,人们就会想到苏东坡,想到“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文化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