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不忘桑梓情,真情回馈家乡人。多年前,他从小山村去往广东,白手起家,创办企业;功成名就之时,他返回家乡,进行二次创业,带领当地百姓增收致富。他就是广安市前锋区启成青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黎仁富。
“花苞已经长出来的不用管它,没长出来的,就把尖尖剪掉……”近日,在前锋区观阁镇石船村启成青花椒种植基地,黎仁富正在向村民们讲授青花椒修枝时的注意事项。
今年49岁的黎仁富曾在广东省东莞市打拼多年,先后创办了鞋厂、服装厂等企业,可以说是小有成就。2016年,在前锋区党委政府的号召下,他将企业交给女儿打理,毅然和妻子回到家乡开始了二次创业。
对于为什么选择回乡创业,黎仁富说:“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前锋人,看到家乡荒了这么多地,就想回乡来发展种植业,为家乡作点贡献。”
从生产制造到农业种植,这对黎仁富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意味着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一切都是未知。
多问、多看、多了解,创业初期的黎仁富为了了解青花椒各个品种的种植方法,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摸索期。在慢慢的学习和实践中,他逐渐掌握了青花椒的种植方法,可以根据农时及时对花椒进行修枝、除虫等一系列工作,让青花椒得以丰产。
农业种植,技术是关键,基础设施也是不可或缺的。回想创业之初,黎仁富还记得当时的窘迫和心酸。
“这里原来没有路,肥料全靠人工挑,那时候感觉十分困难。”黎仁富说,因为没有路,请了推土机来平地,车子也会陷进泥浆里。最危险的一次,因为车子打滑摔进了土沟里,妻子也摔了进去,好在没有大碍。但在此之后,也更加坚定了他要发展产业就要先修路的想法。
后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扶下,通往基地的道路得到了硬化和拓宽。路修好了,青花椒的种植维护也就更方便。经过几年的精心管护和发展,如今的青花椒结出了累累硕果。
“现在青花椒每年的产量有十几万吨,等到后期技术成熟了,一年产量能有几十万吨。”黎仁富说。
如今,基地里的青花椒卖到了成都、重庆等地,并与某方便面厂商进行合作,产品供不应求。去年一年,青花椒销售额达到60多万元。基地有效益,老百姓也跟着有收益。石船村村民樊平菊从基地建设开始就一直在这里务工,用她的话说,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2021年,黎仁富先后在观阁场镇开办了中餐馆和火锅店,招聘当地群众在店里务工,带领更多百姓增收。
“因为餐饮生意一般是过年时期最火爆,花椒则是6月份收成,这样刚好可以错峰进行,两项产业都不耽误。”黎仁富说,目前青花椒基地有五六十人在工作,平时负责给青花椒除草、施肥、杀虫等,餐饮店有十几个人工作,平均每人年收入有1万多元。
苟富贵,勿相忘。黎仁富用真心真情带领家乡百姓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为家乡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的善举赢得了当地群众的赞许。




川公网安备5101070204365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