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四川省通信学会第八届五次理事会、二届四次监事会暨学术论文大赛颁奖与团标发布仪式在成都举行。四川省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李林出席活动并致辞。四川省通信学会理事长,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马杉出席活动。
李林在致辞中向全省信息通信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他指出,当前,通信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世界,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正深度融合信息通信行业,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学会作为连接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重要桥梁,在推进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发展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希望四川省通信学会筑牢思想根基,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确保学会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整合资源,打造多元、开放、系统、共享的行业交流平台,构建“通信科技工作者之家”,为企业发展牵线搭桥,提供全链条专业服务,推动形成政企联动、产业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坚持“创新强会”原则,结合社会工作实际和时代发展需要创新工作方法,提升自身能力。同时,期待学会以此次理事会为新起点,继续秉承创新引领孵化行业的初衷,在强化党建引领中把准方向,在深化产学研融合中凝聚合力,为全省信息中心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会议审议通过了《四川省通信学会第八届理事会2025年度工作报告》《四川省通信学会第八届理事会2025年财务报告》《四川省通信学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四川省通信学会第二届监事会2025年度工作报告》,新增(调整)了理事、团体会员单位,表彰了2025年度先进集体。
会上还发布了四项团体标准,分别为:《四川省低空覆盖5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络设计规范》《四川省应急通信370MHz无线基站建设工程设计规范》《四川省智算中心计算资源调度实施规范》。四川省通信学会副秘书长陈拥军介绍,这四项团体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四川中移通信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成都理工大学参与起草。“这四项团体标准的出台,将为四川省在低空覆盖5G网络建设、应急通信基站建设、智算中心资源调度以及算力行业ESG评价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规范指导,有助于推动相关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会上还举行了四川省通信学会2025年学术论文大赛颁奖仪式,为论文获奖者办法了证书和奖金,鼓励他们为信息通信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记者了解到,为推动信息通信领域的学术交流与技术创新,展示四川信息通信相关领域的前沿成果,今年初,四川省通信学会发起了主题为“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论文大赛征集活动,面向全省信息通信领域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企业技术人员、学会会员及高校师生征集论文。经广泛宣传与精心组织,学会共收到论文137篇。经过组委会的形式审查以及评审专家的多轮评审、复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论文1篇、二等奖论文4篇、三等奖论文5篇、优秀奖论文20篇。
来自四川中移通信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的刘学育创作的《近场通信下MIMO-NOMA系统物理层安全研究》论文获得一等奖。刘学育介绍,论文主要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安全信号传输方案”,专门用于未来6G网络中的近距离通信场景(比如智能工厂、无人驾驶、AR/VR等)。“就像用手电筒聚焦光线一样,通过精确调控天线阵列的发射角度和强度,让信号像聚光灯一样精准投向合法用户,同时避开潜在的窃听者。”刘学育说,同时还结合了“非正交多址”(NOMA)技术,让多个用户共享同一段频谱资源却互不干扰,大幅提升了通信效率和安全性。该技术对于6G通信技术的落地具有很大的帮助,如能为智能医疗、金融等敏感数据的无线传输提供“天然防窃听”能力,降低加密依赖;能助力物联网(如智能城市中海量传感器)的稳定高效通信,为6G近场通信的安全协议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作为2024年毕业的大学生,此次能获奖,刘学育深感意外和激动,“这不仅是对本次研究的肯定,更是对我们年轻科技工作者的认可和鼓励。未来,我将继续深耕关键技术研究,为通信行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期待与学会携手推动前沿技术落地应用!”
会议最后,四川省通信学会副理事长、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冷甦鹏教授以“低空智联赋能未来:关键技术解析与应用展望”为主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四川省通信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第二届监事会监事,各工作委员会和专委会负责人、学术秘书,会员单位代表、联络员,获奖论文作者等近200人参加活动。




川公网安备5101070204365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