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的重要着力点。近日,记者从农业农村厅获悉,为全面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我省制定并印发了《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3方面15项重点任务。
《实施方案》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推动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坚持以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质增效为主线,围绕成都平原、川东北、川南、攀西、川西北经济区农业全产业链布局,加快遥感、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普及应用,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到2028年,全省智慧农业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农业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广泛应用,粮油种植、设施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产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突破,农业生产信息化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管理服务数字化能力有效提升,为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产业
加快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
《实施方案》明确了加快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具体任务,涵盖粮油种植、设施种植、畜禽养殖、渔业生产、育制种、特色产业等多个领域。
粮油种植数字化方面,《实施方案》明确以县域为单位,统筹推进建设苗情、土壤墒情、病虫情、灾情等物联网监测设备,结合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面传感等,建成基本覆盖全省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提升“四情”动态监测水平。同时,将加快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与数字化有机融合,构建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数字化种植技术体系。
设施种植数字化将推进老旧低效设施棚室改造提升,重点应用环境智能调控、水肥一体化精准控制等智能设备,支持新建标准化、智慧化设施棚室,推动相关技术装备集成应用,提升设施生产智能化水平。此外,还将推动建设集约化种苗工厂,运用遥感技术监测设施棚室分布情况并建立专题数据库。
畜禽养殖数字化则以稳产能、提效率为重点,引导养殖场集成应用数字技术和装备,推进设施智能化改造,鼓励建立电子养殖档案。同时,以防疫病、强监管为重点,推进养殖场、屠宰场、饲料兽药企业等数据共享,实现动物生产、运输、屠宰全链条数字化监管。
渔业生产数字化聚焦水质调控、投入品投饲、病害防控、尾水治理等渔业生产关键环节,分类有序推进标准化养殖池塘提档升级,因地制宜发展工厂化养殖,科学配备水质在线监测、智能控制、精准投喂、循环水处理、病害药残检测等智能化装备和信息系统,提升健康养殖生产效率。加快建设天府鱼子酱、川南早虾、内资鲶鱼鮰鱼白乌鱼等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建设。
推进育制种数字化方面,将加快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畜禽基因库、畜禽水产资源保种场(区)等数字化建设,加强前沿育种技术研发与利用,推进全基因组选择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支持川渝共建山地数智农业重点实验室攻坚智能育种技术,打造国家级山地数智育种基地。
同时,《实施方案》指出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纽带作用,支持链主和链属企业开展农产品加工数字化、技术研发应用,推动农产品加工数字化、特色产业数字化,加快智能化改造。
强化服务
提升智慧农业管理服务能力
《实施方案》从提升农业管理服务效能、推动农作物遥感监测应用、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水平、提升农业安全监管执法能力、加强智慧农业技术人才培训等方面,着力提升智慧农业管理服务能力。
为提升农业管理服务效能,《实施方案》指出将构建科学务实的省级农业智慧管理体系,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政务信息化建设,夯实“三农”数字底座;加快制订、修订智慧农业发展共性关键标准与通用技术规范,构建农业农村用地“一张图”;加强全省涉农数据资源汇聚、处理、分析和应用,全面提升农业农村部门数字政府服务能力。
在推动农作物遥感监测应用方面,将加快建设服务四川全域的天府粮仓高精度遥感监测网络,综合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地面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建立农作物类型、耕作方式、种植面积、作物长势、作物产量等遥感动态监测长效机制。充分应用高分卫星遥感监测能力,实现主要粮油作物耕地种植空间全覆盖监测,建设天府粮仓海量遥感影像资源库。
此外,为强化服务与管理效能,《实施方案》还明确将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信息平台,完善“四川农机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加大智慧农业人才培训力度,实施农业实用人才培育行动,进一步提升智慧农业管理服务能力。
创新驱动
推动智慧农业创新应用
《实施方案》还提出了推进智慧农业引领区建设、推动国产智能农机研发应用、推动智慧农业技术协同创新、发展农业农村低空数字经济等创新应用任务。
智慧农业引领区建设集中在粮油种植、设施种植、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等大县,引进培育一批智慧农业技术研发、装备制造、推广服务等各类主体;重点推动成都平原、川东北、川南建设智慧农业引领区,支持攀西、川西北建设经作、畜牧类智慧农场、智慧牧场。
同时,积极推动国产智能农机研发应用,提升“天府良机”装备科研、制造、服务能力,支持涉农科研机构、企业等联合研发高端智能农机林机、农用传感器、农业机器人等;集成北斗定位、无人驾驶等技术,推动“AI+农机”模式应用;推动智能灌溉系统、智能病虫害监测、智能物流管理(农产品)、农产品质量检测等应用,为农业生产、冷链物流等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推动智慧农业技术协同创新方面,将加强智慧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纳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协同科技、经信部门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智慧农业创新体系。发展农业农村低空数字经济方面,将围绕大田种植打造农业低空生产场景,利用遥感监测手段打造农业低空监测场景,推广农用无人机吊运作业,打造农业低空运输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