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水“云”上来

四川省科协全力开展天府科技云服务工作

2021-02-24 08:53 来源:中国科协信息中心 四川省科协 1676 点击

长期以来,科技工作者的“科技所能”与企事业单位的“科技所需”缺乏足够精准的连接机制,“科技所能”难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科技所需”难以精准匹配。

为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四川省科协于2020年启动天府科技云,拉开了面向经济主战场的科技变革序幕,奏响了狠抓源头创新的科技号角。

科技服务智能精准供给、科技成果智能精准转化、科研项目智能精准承接、科普服务智能精准直达……四川省科协依托天府科技云,打破科技服务信息不对称壁垒,推动“科创中国”落地四川,推动科技成果精准转化,让科技与经济融合既有前途又有“钱途”,打造了创新科技服务和科普服务供给新范式。

创新生态

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

为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活力,给科技工作者搭建成果转化的舞台,四川省依托天府科技云,推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途中“最后一公里”的“篱笆墙”,打破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切实破解科技与经济的“两张皮”难题。

位于四川科技馆一楼,建筑面积达660平方米的西南厅,就是四川天府科技云服务中心暨四川省科协科创服务中心,拥有科技工作者服务部等8个部门,47名工作人员现场为科技工作者、企事业单位等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对科技“卖家”科技工作者,四川省科协聚焦首位职能,推动服务科技工作者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过去,文件联系、开会沟通、走访慰问,联系科技工作者耗时耗力;科研成果无人问津、科研技术无处可施、科研项目无处可寻,科技工作者变现经济价值关山难越;逐级发文、层级宣传,科协人才评选表彰层层衰减……

如今,天府科技云引入市场机制,建立了四川省注册科技工作者制度和积分管理制度,科技工作者只需在天府云平台注册,就能精准获取相关政策、项目等信息。

通过天府科技云,科技工作者还可自主上传其“科技所能”,“云”上“摆摊儿”,平台将智能匹配所对应的“科技所需”,助力科技工作者实现社会和经济双重价值,开创了精准服务科技工作者新模式。

此外,天府科技云平台还可以直接将科协人才评选和表彰等相关信息精准推送给符合条件的科技工作者。第十五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评选,天府科技云平台就实现了对符合申报条件的50余万平台注册用户的精准推送。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天府科技云注册用户突破230万,其中注册科技工作者达123万,全省服务供给信息14.6万条。

对科技“买家”企事业单位,四川省科协着眼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企业科技人才获取难、科技攻关投入大、科技成果转化难………随着天府科技云的上线,科技企业联络渠道一键打通,成为拥抱数字经济“新蓝海”的共享平台。

而今,企事业单位一旦发布“科技需求”,平台就能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其精准匹配“科技所能”,构建了由“单打独斗”变革为“群策群力”的科技服务获取新机制,真正落实“一人一策”“一单一策”“一企一策”,实现“一机在手,人才技术全有”。

截至2月18日,平台注册的组织机构用户12.3万户,组织机构开设科创工作室达12346家,入驻第三方机构369家。平台用户累计发布科技服务需求15.86万条,委托科研项目508项。

厚植沃土

培育创新发展的科普之翼

“颜色太白的面条能不能买”“久煮不断的面条能不能买”……2020年11月26日,江油市永丰社区60余名社区群众正在通过天府科技云学习科普小知识。

为实现科普形式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四川省科协依托天府科技云为科普工作赋能,建立了智慧、精准、直达科普服务体系,推动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7.7万余条权威科普知识汇聚“科普苑”,首批500家科普基地入驻天府科技云平台,打造体验式科普集群,实现了科普资源的点面结合和云端共享。1894万群众,7119万人次的精准科普服务,85.01%的全省人均科普覆盖率,全省科协系统精准服务城乡群众科学素质提升实现了历史性转折。

应急科普是人们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消弭“认知差”的重要途径。为此,天府科技云建立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应急科普资源库”,创建了新冠肺炎疫情等21个应急科普栏目,收录上架优质应急科普资源1.1万余条。

2020年,在全球多地新冠疫情爆发之际,12次应急事件触发,向事件区域群众推送应急科普专题22个,提供应急科普资源浏览服务400余万次,推送新冠疫情等应急科普知识80余期,共计1634万余条,实现应急科普服务及时响应高效到达。

随着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四川省科协广泛汇聚大数据,推动精准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天府科技云平台通过汇聚大数据信息,实时动态反映全省科技供需变化,群众科普需求,为党和政府制定科技、人才、产业等政策提供精准大数据服务决策依据。

为全方位助力各主体建言献策,天府科技云还启动了线上线下双机制,线上初步探索云揭榜机制,各级党政机关等可以通过天府科技云进行“云发布”,全省人才、智库团队将公开公正地参与“云揭榜”。

在线下,四川省科协向省委省政府报送《加快“四川气大庆”建设的六点建议》等决策咨询专报,其中获省领导批示3篇,被中国科协采纳刊用1篇,被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采用1篇。

精准服务

持续提升科协治理现代化

科协改革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政治任务。四川省科协依托天府科技云持之以恒深化改革,稳步推进科协治理现代化,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天府科技云服务中心暨科协科创服务中心、精准绩效管理机制、精准资金管理机制。

155个省、市、县天府科技云服务中心拔地而起,全年无需基层上报一张报表,即可为科技工作者、企事业单位、广大群众提供实时数据,确保每一分钱用出实效、用得精准、用得公正。

为了持续提升科协治理现代化,2021年将实施天府科技云平台提档升级项目。推进天府科技云平台“智能精准匹配能力”“数据架构和数据治理能力”“数据支撑周报阅研能力”等系统功能优化迭代升级,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升级打造“科创中国·巴蜀科技云”并上线运行,实现底层数据互联互通,增强平台综合服务能力,引导川渝两地科技工作者(团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注册使用“巴蜀科技云服务平台”,面向川渝地区企事业单位提供科技服务、转化科技成果、承接科研项目。

天府科技云精准服务体系项目的实施,将统筹推进2021年度县级(园区)天府科技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大力推动高新区、经开区和产业园区云服务中心建设,初步构建园区云服务中心、科创服务中心和园区科协三合一组织格局。

天府科技云服务整体协同推进项目的实施,将继续推进天府科技云服务工程委托开发合同,通过电视电话会议等方式加强天府科技云服务交流培训,不断增强天府科技云服务协同联动合力。

天府科技云服务示范引领工程的开展,将培育打造示范引领典型和示范引领领域,大力扶持示范引领单位。全年引导各地打造帮助企事业单位精准获取各类科技服务、便捷获取最新科研成果、快速攻克企事业单位科技难题成效突出、体现质量的示范典型案例各100个,引领天府科技云服务创新发展。

“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的筹备、举办,将宣传推介一批优秀科技服务、科技成果、科研项目、科普服务、科创工作室,发布全省科技服务、成果转化、项目承接等典型案例,举办云服务成果展,开设供给侧、需求侧及精准科普等一系列论坛,邀请科技工作者、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科协组织负责人亮相讲解,以云服务大会凝聚落实“四服务”共识,进一步提升服务成效。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干货满满!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哪些硬举措?

2月21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十四五”开局之年,针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文件提出了哪些硬举措?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