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9时,在广安市前锋区观塘镇仁和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数台挖掘机正抓紧整地、挖渠、改田,伴随着机声轰隆,施工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现场 兰林前 摄影
已经建好的高标准农田 兰林前 摄影
“我们村今年高标准农田建设1000亩,总投资3000多万,改造后的农田主要用于种植稻谷、油菜、高粱等农作物,年初开始开工。目前,已完成900余亩,预计年底全面完成任务。”仁和村党支部书记吴德平告诉记者。
原来仁和村的农田不仅高低不平、大小不一,而且产量低,不利于农业生产。近年来,前锋区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把这些不成形的低产“小田”逐步改造成四四方方的高产“大田”,全面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真正让“粮田”变“良田”,为粮食稳产增产收打下坚实基础。
除了农田建设,前锋区还注重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为了给种植大户带来便利,盘活村级资产,增加村集体收入,观塘镇利用中央链接扶持资金在仁和村租赁2.2亩的宅基地上建成农业社会化服务站。2022年6月,仁和村开始筹建农业社会化服务站,并于当年9月底全部竣工,项目总投资150万元。目前,配备有烘干房、碾米机、色选机、包装机、农机车、开沟机、仓储等设施设备,不仅为业主提供了便利的农业生产服务,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观塘镇农业社会化服务站烘干设备 周宇 摄影
观塘镇仁和村仅仅是前锋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一个缩影。
下一步,该区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债券资金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推进高标农田项目,预计2024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5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万亩。同时,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向更高水平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力争在2027年前将所有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