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邻水县始终坚持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紧紧聚焦布局调整、改革发展、体育产业、同城融圈四个方面,加大为民办实事力度,以真心换取民心,以实绩实效换取群众满意度。
聚焦布局调整,解决民忧。该县出台《邻水县“十四五”基础教育学校布局和建设规划》,采取“撤、并、迁、建”方式,建立分类管理台账,制定布局调整“1+N”实施方案,确保“一校一案、一资产一清单”,积极稳妥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工作。2022年,撤销义务教育学校11所、教学点4个,合并为一贯制学校4所、调整为单设小学1所、小学教学点4个;新建公办幼儿园5所、小学1所、一贯制学校1所,扩建学校1所,有效扩充教育资源,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就近入园、入学需求。
聚焦改革发展,顺应民意。该县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探索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推进教师绩效分配改革,推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校聘校管,建立高考选课走班、分层教学机制,提升改革发展动力。加大特色、示范、优质学校投入力度,实施中职“三名”工程,推动优质教育资源集成,打造邻水教育品牌。2022年,该县争创市级示范幼儿园5所,启动“省级引领性示范普通高中”“省级特色办学普通高中”“省级中等职业教育名校”创建,打造邻水县教育品牌。
聚焦体育产业,惠及民利。该县建立县、镇、村三级体育健身设施网络体系,新建乡镇社会足球场2个、多功能健身中心2个、健身路径7条,打造“15分钟体育健身圈”。分层分类开展校级、责任区级、县级“三级”学生运动会,备战省十四运会、市第九届学生运动会,扩大区域体育影响力,带动体育赛事发展。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体育产业,构建“体育+旅游+文化”体育产业链条,带动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拉动地方旅游业和经济发展。
聚焦同城融圈,赢得民心。该县探索渝邻协同发展机制,主动与西南大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渝北区教师进修校结对共建,邀请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专家来邻培训,和毗邻地区共同举办体育赛事,建立渝邻教育“校联体”、中职“联盟体”、体育“共同体”,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享、赛事共享”,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2022年计划培训培养教育种子选手30名、青年教师80名、骨干教师30名,组织开展体育培训100人次,举办体育赛事5场,各项工作成绩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