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旗帜飘扬的地方,就是阻击疫情的战场。连日来,广安市前锋区龙滩镇党委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力量,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组织保障。
身处他乡心系家乡。龙滩镇驻大朗流动党支部、贵阳流动党支部了解到广安疫情情况后,分组走访劝导在大朗、贵阳经商务工的龙滩籍人员暂不返乡,主动号召全体党员慷慨解囊,反哺龙滩镇党委支持和家乡关心,大朗流动党支部向龙滩镇村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捐赠方便面、矿泉水、牛奶、面包等8万余元的物资,贵阳流动党支部捐款2000元。支部全体党员心系家乡疫情防控工作,支援战斗在抗疫一线的乡友,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情系家乡、支援疫情防控”的桑梓情怀。
防疫一线的“新”力量。龙滩镇党委所属“两新”组织鑫科天然气有限公司党支部成立于2020年,连日来,该党支部做好单位和自身防护,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向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捐赠矿泉水20箱,同时做好群众燃气安全排查、维修工作,保障居民安全、放心用气。
坚守“疫”线的年轻抗疫“老兵”。李越,中共党员,龙滩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2019年,他通过事业单位考试,分配到龙滩镇工作。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一直从事疫情防控工作,已经习惯把手机音量调到最大,生怕漏接任何一个工作电话、漏看任何一条工作信息。特别是近段时间,疫情防控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他冲锋在前、连续奋战,白天布置核酸采集现场、维护秩序,晚上核查大数据推送信息、统计采集核酸数据等,只休息三四个小时。为了更好更放心工作,他把在家给学生上网课的妻子和年幼的女儿接到单位,家人没有一丝抱怨,夫妻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只为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疫”无反顾从医院返岗。陶大兵,中共党员,龙滩镇土寨村党总支书记。5月5日,因严重腰疼到广安医院检查,发现腰椎间盘突出、腰椎严重变形,被诊断为严重颈椎骨质增生,医生叮嘱必须住院治疗一个月,否则病情加重只能手术。5月9日,看到微信工作群里一系列疫情防控工作安排时,兄弟村都在及时组织落实时,他心里万分焦急。第二天一早,他迫不及待赶回村上,立即组织村常职干部、党员、志愿者,完成全村交通防控卡点设置、开展核酸采集、补充医疗生活物资。他不忘初心担使命,抗击疫情当先锋,得到了土寨村广大群众一致称赞。
夫妻联手同心抗疫。王刚,中共党员,龙滩镇伍山村党总支书记,伍山村乡村医生。在接到要去支援邻水的时候,他毫不犹豫一口答应,在一边安排好村上工作、一边电话告知同为村医的妻子后,准时赶到集合地点。在支援邻水期间,他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圆满完成分配的工作。身在龙滩的妻子,连续作战、任劳任怨,按照镇党委的安排完成核酸采集任务,家里剩下女儿独自在家上网课。夫妻二人在不同的“战场”,却有相同的坚守。作为党总支书记,他带头讲政治,勇挑重担,舍小家为大家,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作为医生,他们夫妻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彰显了医者仁心的责任担当。
“疫”线父子兵。唐世树,中共党员,龙滩镇龙珠村党总支书记,龙珠村乡村医生。连日来,他积极响应支援邻水的号召,安排好村内工作,与支援邻水的医护队伍奔赴抗疫一线。与此同时,他的行为感染了在广安宏宇医院工作的儿子,儿子也主动申请加入到医院支援邻水的队伍中。父子两人并肩作战、逆流而上,成为抗疫路上别样的风景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听党话、跟党走;作为医生,他同广大医务工作者一起筑牢疫情防控的基层防线。
拄着拐杖守“疫”线。郭建国,中共党员,龙滩镇高岭村村务助理。连日来,他坚守岗位、昼夜作战,认真做好人员排查、巡逻防控、数据统计等工作任务,但在设置交通卡点时意外扭伤脚踝。在阻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作为党员的他没有退却,强忍疼痛拄着拐杖坚守在战“疫”最前线,协助录入信息数据、维持核酸检测点秩序……随处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无悔坚守,用忠诚无私的精神感召着身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