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新设村的1000余亩佛手柑迎来丰收,空气中都弥漫着药柑清香。新设村18组63岁老农张高付一边采摘一边高兴地说:“现在每天靠采摘佛手柑就有100元的收入,这要感谢乡贤李文金,是他回村带头种佛手柑,才让我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反哺乡邻
带动村民种植佛手柑
今年66岁的李文金是新设村人,中学毕业后就离开家乡,几十年来靠着经销医疗器材和中药材,不仅拥有了自己的医药公司,还在泸州几十个乡镇建立了药品销售门店,长年解决100余人就业问题。
2020年春节,回乡过年的李文金看到留守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因体力所限导致很多山地荒芜,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多年从事中药材经销,为啥不回乡带领村民种药材呢。这样既解决了山地荒芜问题,又能让留守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说干就干。2020年3月,李文金投入100余万元,将新设村18组280余亩几近撂荒的山坡地、残次林地流转改造后,全部引种佛手柑苗,并成立了泸州昊柏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泸州昊柏”)进行管护。同时,他还买回佛手柑苗免费送给村民种植,每年随行就市签约鲜果订单进行回收,带动新设村村民种植佛手柑820亩。今年虽受市场影响,但订单价依旧达到3元/千克。
如今,这些佛手柑树历经几年的发展,已进入盛果期,亩均产量达1500千克。今年村民种植的820亩佛手柑,直接带来收益近370万元。“虽然今年受市场冲击,订单价格较上年低了0.5元,但我家的12亩佛手柑按订单价4500元计,至少能收入5万元。”新设村18组80岁的李光良喜滋滋地说。
建立工厂
延伸产业链拓宽增收路
分炼、清洗、切片、烘烤、打包、装袋……8月17日,泸州昊柏的中药材加工车间马达轰鸣,烘干机正开足马力赶订单,10多个工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脸上满是欣喜的笑容。
为了做大佛手柑产业,提高佛手柑等中药材的附加值,同时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李文金除了抓好佛手柑等中药材种植外,还建起了现代农业仓储加工中心,配置烘干机等现代化机械设备,对佛手柑等中药材进行粗加工。
“从8月开始采收佛手柑,一直要收到10月中旬才结束,今年1000余亩佛手柑鲜果产量预计在1500吨左右。”李文金说,通过粗加工,佛手柑产值得到了大幅提升,又为村民增加了12个工作岗位,年人均工资达3万元。
泸州昊柏生产部负责人李盛明告诉笔者,这两年,李文金除了在新设村带头并带动村民发展了1000余亩佛手柑外,还在合面镇的大石、郑河等村流转了700余亩土地种植枳壳、白芷、车前草、薄荷、砂仁等中药材,同时带动村民种植了500亩,既提高了土地产出,也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一年下来,公司仅支付村民的土地流转费和管护加工中药材的人工工资就超过80万元。”
李光良介绍,他一大家人有80余亩荒坡地和残次林地,2020年流转给李文金种植佛手柑后,每年仅土地流转费就达1.6万元。“前些年,这80多亩荒地和残次林地因无人打理,没有一分钱的收入,没想到我现在硬是过上了‘人在家中坐,财从天上来’的好日子。”李光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