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旺苍“水磨山货”农特产品专卖店,货柜上产品琳琅满目、整齐陈列。“我们店里有土蜂蜜、羊肚菌、乌天麻等旺苍特色产品,品种多样,几乎囊括了县域内的农特产品。平常有很多市民来这儿购买土特产,也有不少外出务工人员专门来买一些山货带上外出。”专卖店负责人贾兴中说,近十个月以来,店里销售额已经超过200万元。
开展消费协作,让广大消费者看见旺苍的产品是第一步。围绕“旺苍农特产品如何走出去”这一首要议题,资旺双方在实践中摸索出了新路径。
建强线下平台“土味山货”变“热销俏货”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脱贫地区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广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深化拓展消费帮扶。
米仓山茶、脆红李、土蜂蜜、核桃……旺苍的农特产品类别丰富、数量繁多、质量上乘,然而品牌化程度低、线上线下渠道不畅等客观因素,不免有“养在深闺人未识”之憾。为让消费者认识、认准旺苍农特产品,依托省内对口帮扶项目资金,在旺苍县各大超市、商场、农贸市场建立扶贫产品销售专区10个,开设扶贫产品经营门店3家,培育“水磨山货”农特产品专卖店等销售经营主体2家。从旺苍本土出发,逐步拓展旺苍农特产品销售渠道。
“店里的产品很受欢迎,这几天藕粉、柠檬等特产已经卖完了,正在补货中。”贾兴中说,“水磨山货”加工厂正在加紧建设中,建成后将实现旺苍农特产品全渠道、全网络销售。
400公里外的“资阳旺苍省内对口帮扶专卖店”内销售场面同样火热,资旺携手让大山深处的旺苍农特产品跨越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据了解,专卖店与旺苍本地20余个厂家和农业专合社达成采购合作,售卖的旺苍产品共有28个种类108个单品,涵盖了旺苍的茶叶、米油、山珍等各种农副产品,同时还设置了旺苍县旅游、农特产品等宣传展示内容,以便消费者更全面地了解产品特色和风土人情。
“开业一年来,店铺销售旺苍农特产品达190余万元。”挂职担任旺苍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的周建文表示,接下来,还将在成都打造新的对口帮扶专卖店,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让更多旺苍农特产品“出山进城”,走向广大消费者的餐桌。
除了专卖店,各类展销推介会也是旺苍农特产品走出去的“主阵地”。2022年6月以来,蜀道山珍、广元黄茶、旺苍县天府乡村农产品推介会等活动成功举办;“2022成渝双城消费节”、资阳市“数字消费有资有味”数字生活消费购物节暨资阳对口帮扶旺苍县农特产品展示吸引了大量市民驻足、围观购买;红城巾帼特色产品、旺苍县第三届茶博会“春日下的集市”等消费促进活动在旺苍本地如火如荼展开。同时,资阳组织旺苍县内企业34家(次)参加“万企出国门”“川货全国行”“惠民购物全川行”等市场拓展活动及重点经贸活动十余场次。
斥“资”相助,产品销路“旺”。通过搭建各类线下平台,资旺携手推动旺苍农特产品在各类活动中“刷脸”集聚人气,“土味山货”变成“热销俏货”,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与认可。
借力电商“东风” 农特产品“飞”进千家万户
“欢迎大家来到直播间,我们的东西都是原生态、绿色无污染食品……”抖音粉丝数量超过53万的网红达人张富贵准时上线直播,在他的抖音商品橱窗里,旺苍本地菜籽油、百花蜂蜜等农特产品已售数量近7000件。
进入网络时代,人们越来越离不开“屏幕”,无限的商机也蕴藏其中。为了让旺苍农特产品乘上直播经济的“东风”,资阳利用优质电商直播人才培训资源,开展电商培训6场163人次,培育旺苍本土电商致富带头人48名,塑造了以农村张富贵、柿子坪小哥、邓秀敏等为代表的电商精英人才。
“我们将紧扣‘电商+’发展理念,持续优化完善电商人才发展生态,推动电商与三大产业深度融合,为农特产品发展插上‘云翅膀’。”旺苍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做强新媒体直播经济主体,打造网红直播基地,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从线上宣传推介旺苍农特产品。两年来,资旺双方共同举办了“资旺携手·共同富裕”电商直播助农、“双十一电商直播周”等网络带货、农特产品专场推介活动以及“勋凡佰花蜜”品蜜节等线上活动15场次,销售米仓山茶叶、木门醪糟豆瓣等二十多种特色优质农产品近1650余单。通过网络巨大的信息流量,全面聚焦消费帮扶的社会连锁效应,进一步提升了“旺苍造”“旺苍产”农特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资旺消费协作再升级,积极探索省内对口帮扶共同富裕发展新模式,截至今年5月,线上+线下平台累计销售旺苍农特产品4300万元。下一步将聚焦旺苍特色产品,逐步完善消费推广平台,加快线上+线下渠道融合,进一步提升农特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助力旺苍农特产品越行越远,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