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建,资阳市人民医院急诊重症医学部主任,西南医科大学兼职教授,资阳市第四届领军人才(名医专项)。曾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资阳市第四届先进工作者、资阳市五一劳动奖章、第六届“感动资阳”人物等称号,主要从事急诊重症医疗、科研、教学工作。
他从事临床一线工作22年,先后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学习,多年来奋战院前急救、重症救治和科研教学工作一线,承担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他致力于急危重症医教研工作,围绕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早期抢救和临床诊疗的共性难题,探索出一系列适宜于资阳本土的诊疗方案和指南,显著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率和生存率。他牵头成立柠檬科研兴趣小组,致力于加快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获得科技厅项目支持。作为西南医科大学兼职教授,他培养了多名优秀的实习生和进修生,带领团队在守护百姓健康、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道路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开拓进取,在急诊重症领域实现新突破
作为医院急诊重症医学部主任,他带领急诊科顺利通过市级医学重点专科验收,重症医学科成功立项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促使医院急诊重症救治水平市内领先。作为资阳市医学会急诊和重症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第四届重症医师分会委员,他联合制定资阳市中毒救治指南,为该市急诊中毒救治提供诊疗方向。作为雁江区伍隍镇中心卫生院特聘学科主任,先后进行现场查房80余次,全院讲课10余次,指导危重患者抢救、疑难病例讨论、查房指导600余人次,显著提升了医院危重患者识别、规范救治能力。作为党员医务工作者,先后到21个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胸痛-卒中中心建设培训50余次,到机关、学校、事业单位进行急诊急救科普技能宣讲30余次。他牵头创建了资阳市首个国家级胸痛中心,并促推医院成功搭建国家级卒中中心。
立德树人,在科研教学路上践行新使命
作为西南医科大学兼职教授,他治学严谨、学风端正,在实习生和进修生的带教过程中,他始终牢记德育的重要使命,着重培养学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敬业精神。他鼓励科室青年学历提升和职称晋升,2名同志于长江大学和昆明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名同志晋升为副主任医师。他牵头成立的柠檬科研兴趣小组,团队成功申报该市首个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SCI期刊,获四川省医学青年优秀论文和川渝科技大会三等奖。
抗击疫情,用身体力行做出新贡献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突如其来,武汉告急,作为20年党龄的重症医师,第一时间主动请缨。2020年2月21日,作为资阳市第二批援湖北医疗队队长,逆行武汉武昌医院参与重症患者救治任务,主动申请到病情最重、风险最高、强度最大、人员最少的重症医学科参与危重患者抢救。在做好危重患者救治的同时,还时刻关注队员日常情况、身体和身心健康,带领全体队员高质量完成医疗救援任务并安全顺利凯旋。因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表现优秀,他在人民大会堂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返回工作岗位后,一如既往坚守临床一线工作岗位并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在疫苗接种医疗保障期间,确保接种点位医疗保障零差错、零事故,圆满完成疫苗接种任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期间以及平稳转换阶段,带领急诊重症团队团结协作,高质量完成了医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