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彭山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不断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全力推动新、改、扩建乡村公路、实施全域公交化改造……罗列出了“百个项目惠群众、百个支部做实事、万名党员争先锋”的“双百一万”100项项目清单,着力办好全域公交改革、社区亲民化改造、增加学位供给等实事项目,用心用情办成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实事好事。
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百姓幸福感不断提升
“多亏了政府,经过改造,我们小区长久以来卫生条件差、设施简陋的状况将一去不复返了。”9月9日,彭山区凤鸣街道富祥路132号小区居民万志群吃过早饭,正和老姐妹一起在楼下新安装的健身设备上锻炼身体。
今年7月,通过改造,小区的道路全部进行了黑化、墙壁上也画上了好看的图案,院坝里还专门为居民安装上了健身器材,看到现在的环境如此美好,住户们不住称赞,
世间万事,民生为重,老旧小区改造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不但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更让百姓的幸福感不断提升。据了解,彭山区老旧小区共有278个,涉及居民16529户。2018年以来,该区以“创文创卫”工作为契机,率先在全市开展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成为全省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区,2020年底前完成了75个老旧小区改造。
彭山区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过程中,始终坚持“一院一策”的指导思想,一个小区一个设计方案,成熟一个改造一个。同时,坚持三大原则,先申报再入库,实现居民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变;先民生后提升,实现改造内容精准惠民。不仅如此,彭山创新“六步七化”模式,明确“六步”程序,确保有序推进,坚持“七化”标准,保证改造品质。
“在改造过程中,我们坚持党建引领,采取单独建、连片建等形式成立小区党支部,实现老旧小区党组织全覆盖,为老旧小区管理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该区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针对老旧小区普遍存在体量小、分布散、住户经济条件较差、无力单独聘请物业公司的现实困难,该区创新了“支部牵线、业主点单”的模式,将地域相邻、情况类似的老旧小区连片打包,聘请一家物业公司进行统一管理,破解物业缺失难题。
通过两年多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践探索,彭山创新的“六步七化”工作模式、“连片打包、破解物业难题”及老旧小区改造导则工作经验在全省、全市推广。在改造过程中,该区还在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和小区内,通过文化墙绘展示当地历史文化传承,留住城市记忆。
据了解,今年全区计划完成127个老旧小区改造,目前已完成72个,剩下55个老旧小区改造已进场施工,预计今年12月底前全面完工。此外,该区还依托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大力推进增设电梯工作,目前已完成老旧小区电梯加装12台。
办好教育民生实事
促进教育健康发展
8月28日,走进彭山区第三中学校园改造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经过施工方加班加点抢抓施工进度,项目施工已经收尾,次大门、操场和教学区工程施工已经完成,主大门、地面、花园以及附属工程仍在有序进行,整个校园焕然一新。
“彭山教育机构布局调整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彭山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彭山区第二中学、第三中学等民生票决项目正在建设中,各学校将把工程质量和安全摆在突出位置,确保建设成安全工程、放心工程、绿色工程。
同样呈现出一派忙碌场景的是彭山区第五小学和第五幼儿园项目建设现场:运输车来回穿梭,工人紧张忙碌,有的浇筑混凝土、有的绑扎钢筋。“自今年2月进场施工至今,工人们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抓紧施工。”项目现场负责人肖磊介绍说,预计明年7月完成全部工程并交付,明年9月可以投用。
教育是民生之基,市民对教育的需求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入学,而是对教学品质的期待,彭山区在注重教学条件改善的同时,也加快了对教育品质的提升。
为让学子享受优质、公平的教育资源。近年来,彭山区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大力实施“三创一新”改造提升工程,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校园扩建新建项目快速开展,学校各项创建工作有力推进,办学条件得到大幅改善,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
“我们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瞄准高品质教育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为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彭山将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以扎实的工作成果服务民众。”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自2019年以来,彭山新建、扩建投用公办学校10所。截至目前,今年全区已完成投资2.79亿元,下一步,该区将继续加大教育项目的投入和建设力度,组织实施教育项目15个,总共新增学位4920个,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推进农村路网建设
村民幸福奔小康
金秋时节,五谷丰登。在黄丰镇团结村,这里的旅游环线道路,路面宽敞,大小车辆来来往往,穿梭在广袤的柑橘林里,一条条“通畅、安全、舒适、美丽”的农村公路已经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去年,5.5公里的黄丰旅游环线全线通车,曾经2.5米宽的道路拓宽至5.5米,并铺设了沥青,同时,打通了部分断头路。这让发展晚熟柑橘的团结村在交通运输上有了‘质’的提升。”说起道路的改变,黄丰镇团结村党委书记马怀江十分感慨。
如今,旅游环线不仅带给当地的是村容村貌的改变,而更为重要的是为种植晚熟柑橘的村民们节省了成本,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现在我们乡村旅游环线修好了,路够宽了 (车)跑起来也通畅,大货车可以直接开到柑橘地进行装车,不用再转运了,节省的柑橘转运费实实在在进了我们老百姓的腰包。”马怀江说道。
建好农村公路,不仅将大大拉近乡村与城市的距离,同样也将带动了当地的农业产业发展。在彭山区谢家街道悦园村,为配套落户这里的重点项目德康农牧标准化种猪养殖场,项目道路改扩建工程也在同步进行。
“道路改扩建项目是5月底进场开始施工的,截至目前,道路土石方作业已经结束,当前正在进行堡坎施工,整个工程预计在10月左右完工。”道路改扩建工程现场负责人王兴国介绍说, 道路改扩建工程完工后 将极大地缓解该片区路面窄,运输困难的局面,方便村民日常出行,也为重点项目交通运输提供便利。
据了解,德康养猪场进出道路改扩建工程将对悦园村罗沟到冯家口的道路进行施工,项目全长约3.86公里,按照四级公路的标准,将路面扩宽至4.5米进行改扩建施工。
近年来,彭山区累计投入资金10亿元用于“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改建脱贫路、产业路、旅游路、畅通路86条、300余公里。好路引来金凤凰,全区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2783个,培育省级家庭农场45个,连片发展葡萄、柑橘、猕猴桃三大特色水果优势产业达13.2万亩,年产值18亿元以上。持续提升农村路网结构的同时,也有效带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让老百姓的幸福感得到极大的提升。
彭山区积极回应着群众的“民生关切”,体现在百姓心坎里、口碑中,进一步提升了老百姓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