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由省委宣传部、省应急管理厅、省总工会共同主办的四川省第一届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发布仪式在成都举行。广安市岳池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蒲锦荣获评四川省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
冬春防火,夏秋防汛,四季防地灾,全年防地震,时时防事故,这就是应急人的职责与使命,也是蒲锦荣的工作日常。
常探索,为管理创新
“思路决定出路,办法缘于创新。”这是蒲锦荣的座右铭。
历经机构改革,安监向应急转变,蒲锦荣清楚认识到当前应急工作面临人少、事多、任务繁重的现实,要想适应新形势下全灾种、大应急工作所需,必须在创新上狠下功夫。
“管理者职责有哪些?如何履职?”这是2019年年初,担任岳池县应急管理局局长的蒲锦荣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为找到满意答案,他白天外出考察取真经、内访实情聚民智,夜晚挑灯夜战,整理笔记、查阅资料,经历半年时间,五次修改,终于创新推出安全生产“一单一档四定期”工作法。
“好使、管用、有效!”现任岳池县鱼峰乡乡长的方波谷对“一单一档四定期”工作法评价道,蒲锦荣以清单的形式让我们年轻基层领导干部明白了在应急工作中,职责是什么,任务有哪些,什么时候该干什么,真正做到了照单履职、按单办事,实现了任务清单化、工作规范化、履职痕迹化。
而这仅是蒲锦荣探索应急管理工作的一个缩影。四年来,他创新推出应急管理“六字决”、安全生产“3+”监管、森林防灭火“四字经”、烟花爆竹“一控三管五联”、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提升“456”等十余项工作机制(方法),全面提升该县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
严监管,为安全守护
“平时设备如何检查维护的?”“如发生泄漏如何处置?”……
3月7日,蒲锦荣率邻水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综合督导组来到岳池经开区开展全国“两会”期间的安全督导,直奔四川仁安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现场,指着正在运行的设备,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拷问”。
“这是检查企业安全履职的一种有效手段。”蒲锦荣说,安全检查决不能“走过场”“讲情面”,要做到严、准、实,要常态采取“四不两直”“三查三带”方式,才能发现问题、找出隐患,敦促企业限期整改,实现闭环管理,有效防范生产事故发生。
“业务精通,铁面无私!”这是大伙对蒲锦荣最实在的评价。让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2020年“五一”节前的一次执法检查。
当日,按照惯例,蒲锦荣率队深入企业开展节前安全检查。在一化工企业,当蒲锦荣提出要检查危化仓库时,被现场管理人员百般阻挠、堵塞,这让长期从事应急工作的蒲锦荣意识到这里面可能有问题。他果断叫来执法队强制开库检查,最后在仓库内发现大量金属钠,经核实,存量达设计储存上限的2倍,属违法行为,现场依法下达处罚文件,并指导企业进行安全转移。
这边处罚文书刚下达,蒲锦荣的电话就响了起来,有朋友的、有同事的、还有领导的……无一不是为企业说事的。其中,还有一个分管经济的县领导打来电话委婉地说:“老蒲呀,这是我县招商引资难得引来的企业,你看他还未造成事故,让他转走就行了,处罚就算了吧。”领导的话让蒲锦荣有些犯难,不听,今后工作会不会难开展,影响招商?听,如果其他企业发生类似违法又怎么办,如果引发事故,影响县城数十万人民的安危,又如何交待?最后,蒲锦荣想到自己担负着守护人民安全的使命,毅然依法执法,严格处罚。事后,蒲锦荣向这名领导汇报,讲清利弊,还获得其赞赏。
这件事传开后,大家都知道老蒲是个铁面无私的人,说情不好使,以后未再发生执法说情的事了。
勇救援,为生命逆行
救是最后防线,只有逆行险情一线,与时间赛跑,与死神博斗,才能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
四年应急工作,蒲锦荣先后参加抗洪、抗旱、灭火等各类救援20余起,其中,2021年“7.11”渠江抗洪抢险让他记忆犹新。
“安全转移涉险的5042名群众。”蒲锦荣回忆道,这是这次抗洪抢险任务。接到任务后,蒲锦荣率工作组开始工作,在广播、巡罗车宣传转移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他果断改变方法,兵分10路,深入群众中了解民情,找到群众不愿转移的三大原因,一是久经洪水考验心理素质好,二是对防洪堤防水期望高,三是商户众多搬移物品多。针对这些问题,蒲锦荣一行采取“包楼幢、分单元、逐户敲门”的方式,冒着大雨,踩着烂泥,穿梭于大街小巷,手持小喇叭,劝导疏散、组织转移,并调集数十辆货车,帮助群众转运物资,特别是针对腿脚不便、年老体弱的老人,还采取手抬肩背等方式转移到集中安置点,做到了应转尽转,实现无一人伤亡。
洪峰过境,此前一直不愿意转移的赵大爷重返家园时,看到自己居住的房屋有一面墙被洪水冲塌,紧紧地拉着蒲锦荣地手激动地说,“感谢你救了我。”看到群众无恙,听到感激话语,已连续奋战近70小时的蒲锦荣疲劳一扫而光,微笑着说,这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你们安全,我们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