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竞,满目新。
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步跨越。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让人难忘的一年。这一年,眉山市彭山区久久为功,招引落地了一批大好高新的工业项目;精雕细琢,打磨出一座蒸蒸日上的城市;惠民利民,谱写了一曲改善民生的和谐乐章;实干苦干,打好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场“硬仗”……一件件、一桩桩,都是彭山区迈向未来、实现“换道超车”的铿锵步伐。
回望2021年发展的每一帧、每一秒,都是精彩无比的画面。这一年,该区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现开局漂亮、全年精彩,为奋力建设开放发展先行区打下了坚实基础。
集聚动能激发活力 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
经济发展的根基在工业,在项目,也在产业。近年来,在彭山区经济发展进程中,“开放、创新”一直是高频词。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也是硬任务。2021年是市委“开放发展冲刺年”和彭山区委“重大项目攻坚年”,抓好项目建设,既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当务之急,也是增强发展后劲的长远之策。彭山区深知,只有紧紧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以项目拉动投资、以项目调优结构、以项目改善民生,才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加强劲、更加高效、更加持久的巨大动力。
冬日暖阳晴方好,正是忙碌奋战时。1月4日,落地彭山区的杉杉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如期动工。该项目于2021年8月成功签约,是彭山区首个百亿元工业项目,更是该区锂电产业的引领项目。“自筹备以来,项目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接下来,我们将高水平、高效能、高强度推进项目建设,力争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助力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公司在西南布局的首个锂电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在投资强度、产能规模和工艺技术上都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项目达产后,将为彭山区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作出更大贡献。
杉杉项目的快速动工仅仅是彭山区2021年招大引强、招尖引优,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国家全面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新能源产业成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
2021年,彭山区积极适应新形势、抓住新机遇,成功引进上海杉杉、美国雅保、广州天赐、中创新航等高端锂电产业项目25个,全年实施省重点项目7个、实施市重点项目16个,蹚出了一串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足迹。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下一步,彭山区将坚持跳出彭山谋发展,锚定建设成都都市圈“先进制造新高地”目标,持续壮大产业集群,优化园区功能布局、扩宽发展空间,加快产业升级,奋力书写“工业强区”新篇章。
提早谋划科学布局 加速“进城入圈”发展
抓住一次机遇,改变一座城市。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战略交汇,彭山区位优势明显,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
依托区位优势,彭山区在“进城入圈”方面做着诸多大胆尝试。在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重大机遇上,彭山企业高频事项通办,“朋友圈”不断扩大,推出“跨省通办”事项93项、“省内通办”事项165项,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事项落地运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快了成眉同城化发展进程。
开放不停步,融合绘新图。2021年,彭山区继续坚定不移推进全域开放,彭山一中、彭山一小等7所学校与成都知名学校开展合作,在全市率先与华西口腔医院合作开展健康促进行动,实现了企业登记、社保医保等91项“成德眉资同城化”事项异地办。
这仅仅是彭山抢抓机遇、加速“进城入圈”发展的重要一步。
该区还主动谋划交通项目,积极融入成都都市圈交通体系,这一年,工业大道全线贯通,成彭动车实现了公交化运营。与此同时,该区还主动谋划工业项目,强化产业生态圈对接,紧盯成都“南拓”战略,主动融入同城发展,成彭合作工业项目增加至27个。
2021年10月20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出台,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入了实质性推动阶段;2021年11月18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明确了成德眉资同城化属于成都都市圈,这给彭山加快发展速度、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城市能级提供了实实在在的舞台和机遇。
接下来,彭山区将持续攻坚融合发展,坚持把建设成眉同城率先突破区作为彭山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全方位推进成眉同城各项重点任务,重点加强与成都在产业协作、城市建设、政务服务等领域对接。进一步完善交通路网,逐步构建起融入成渝、通达全国的综合交通网,打造成都都市圈南部综合交通枢纽。
聚焦人居环境提升 绘就美丽城乡新画卷
“出门进园,抬头见绿。”这曾是彭山市民所期盼的城市图景,如今,随着毛河生态湿地公园、彭溪河公园等的建成,不少市民发现,这座城市的绿化变多了,环境变好了,变得更宜居了。
这些都得益于彭山不遗余力,一届接着一届全力推进城市品质建设。2021年,彭山区更加注重城市建设,彭祖新城、江口片区等城市新板块加快发展;新建改造城市道路28公里;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27个,惠及群众1.5万余人;实施城市光彩工程;新建改建公园4个,绿化覆盖率达38.8%,推窗见绿、移步进园的城市生态逐步呈现。
不仅城市美景让人陶醉,彭山区的乡村风貌也变得格外美丽。走进公义镇农乐村的“鹤林记忆”,水碾、谷风机、小桥、凉亭、步道……构成了一幅惬意的乡村美景图,晚饭过后,村民三三两两或运动休闲或散步聊天;在傍晚的黄丰镇团结村橘花广场,村民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孩子们在一旁嬉戏追逐……如今,这样的场景在彭山的乡村比比皆是。
2021年,彭山区大力实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完成自来水安装1050户、天然气开通1500户、改厕1.2万户,新改扩建农村公路25公里,开通全域公交线路33条,在全市率先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在交通出行、安全饮水等方面初步实现城乡同标同质。值得一提的是,该区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黄丰镇成功创建了省乡村振兴先进镇。
一个焕发青春活力和独特魅力的现代化城市正绽放耀眼光芒。彭山区也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向着“颜值高”“生态好”“乡村美”“归属感强”的品质新城目标努力跨步。
高效实施民生工程 提升百姓幸福感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民心所向,政之所行。2021年,彭山区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点工作,从群众所需所盼出发,大力实施一批事关长远发展和民生福祉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1月20日,记者在彭山三中看到,改建工作已接近尾声,工人正在抓紧施工,争取早日交付使用。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2021年以来,彭山区持续夯实教育基础工程,五小五幼新建、四小扩建项目全速推进,学院路幼儿园、职高实训楼等项目全面完成,适龄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同时,持续抓实“双减”工作,深化学生护眼照明改造项目,不断整合全区优质教育资源。
这是该区提升民生温度、破解民生难题的一个剪影。2021年,彭山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76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6.15万人,基本实现全覆盖,同时,该区深入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改革,高标准打造养老服务设施35个,在全市率先实现社工站乡镇一级覆盖;持续深化省医院对区人民医院的托管工作,率先在全市开展“百岁老人健康护佑行动”,成功承办四川省2021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
不仅如此,彭山区还组织开展各类招聘会23场次,提供就业岗位3.1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2万余人……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一幅温暖的民生画卷已徐徐展开。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21年,彭山区着重从城镇居住、教育助学、医疗卫生、养老服务、贫困救助、助残帮扶等方面解决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难点问题,圆满完成30件区民生实事和区人大代表10项票决制民生实事项目,交出了一份让群众满意的“答卷”。
接下来,彭山区将继续大力改善民生,创新基层治理,加强法治建设,协同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着力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建设具有彭山特色的天府宜居宜业乐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