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基层的医疗服务机构,达州大竹县东柳中心卫生院一直致力于推动医疗与养老服务融合,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养结合服务。在这春燕衔泥的时节,东柳中心卫生院又持续开展了医养结合延伸服务活动,为医养结合工作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每周固定的巡诊时间到了,东柳养老院80多岁的李婆婆已早早倚门张望,见到熟悉的“白大褂”,布满皱纹的脸庞绽放出孩童般的笑容。康复技师包医生一边为老人按摩僵硬的肩颈,一边轻声细语:“您这颈椎就像老树发新芽,咱们每周都来松松土施施肥。”黄桷树下,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课堂正在进行。主治医师孙医生举着血压计打趣:“血压就像小毛驴,饿着乱蹦,撑着犯懒,咱们得给它喂七分饱。” 养老院的老人们会心大笑中,春季防病的要诀已悄然入心。
养老院里,住着50多位老人和失能人员,大多数患慢性疾病2种以上,吃药看病是常事。“过去,老人的日常用药都由我们去医院为老人挂号购药,一旦老人需要住院治疗,我们还要自行送医陪护。”养老院工作人员介绍说,“碰到入住人员生病,有时我们真是很着急!”大竹县东柳中心卫生院了解情况后,主动加强与东柳养老院合作,通过签订医养服务协议,在养老院设立巡回医疗点,组建专业队伍定期到养老院开展巡诊、查房、营养指导、康复指导、健康咨询、健康档案管理、老年照护技能培训等服务,开通绿色快速转诊通道,让入住老人就近就能享受专业的医养结合服务。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专门上门来给我们看病,真是辛苦了!”一位老人拉着医生的手激动地说。目前,巡回医疗点已为养老院56位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现场诊疗48人次,这不仅让老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更搭建起了一座连接医院与养老机构的桥梁,让“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春雨淅沥的午后,大竹县东柳中心卫生院 “健康敲门”团队踩着青石板路,叩响了王爷爷的家门。护士小沈边采血边倾听76岁老兵的峥嵘往事,当暗红的血液滴进真空管,仿佛应和着历史的回响。在失能老人唐老爷子床前,家庭医生舒医生单膝跪地缓缓移动着听诊器位置,这个姿势保持了整整十分钟。“查得仔细,我这把老骨头值了!”老人浑浊的眼里泛着泪光。解放社区居民黎发英说:“医护人员经常上门给婆婆检查身体,他们的服务态度很好,让我们对老人的健康状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非常感谢。”
“大爷,请躺好,现在给您做体检了”“您最近身体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东柳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的亲切问候声在辖区不断响起,他们以敲门入户的方式为失能老人提供上门体检,将医疗服务延伸至居民“家门”,叩开居民“心门”。
“这些老人就像山间的老茶树,我们多浇一瓢水,他们就能多抽几茬新芽。”东柳中心卫生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共覆盖辖区内164位失能老人,今后将持续开展“健康敲门”“医养结合”等系列活动,延伸医养结合服务内涵,让“老年健康”真正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保障。
(本文为广告,内容为刊登者提供,四川科技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本网不对刊登信息承担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