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记者来到眉山市洪雅县止戈镇安宁村桑果园,但见桑果园文化广场的墙面上,印满了我国桑葚采摘故事及桑果园自产的桑果酒、桑果茶等图文资料;入口处,是标有“乌椹谷”三字的木质走廊;走廊尽头的右侧,是颇具特色的休闲体验中心及果桑文化科普园;园内S型步道两旁已挂满桑果,游人穿梭期间采摘、品尝;旋转秋千、水上碰碰船、三维太空环等新设置的网红游乐项目,亦吸引了不少游客……
据了解,该园还种植了观赏花卉及樱桃、桃子等其它水果,并以桑果为基础生产桑果酒、桑果茶等产品,推出桑叶蒸鸡、桑根滋补汤、桑葚粥等美食。从2014年开始建设,该园于2016年成立洪雅县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有成员157名,带动本地农民38人就地就业和5户贫困户脱贫。
在这个集采摘、观赏、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近郊乡村旅游点,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成效取得的同时,亦伴随着困难与挑战。桑葚只有短短一个月的采摘期。如何延长采摘期?采摘结束又拿什么来吸引游客?这是桑果园主人白朝波一直在思考并求索的问题。
“才开始,我们种植的果桑,采摘期只有30多天。后来经过县农业农村局、县科协的指导帮助,从台湾、日本和韩国引进改良优质果桑品种6个,通过科学栽培将采摘期延长到目前的50多天。”白朝波告诉笔者,除了改良品种,还想通过建设玻璃大棚的方式来延长采摘期。
此外,提高产品附加值亦是白朝波一直放在心头的大事。进行市场调研,成立桑果园酒业有限公司;与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协议,获得技术支撑;与川农大食品工程学院洽谈、合作,研发新品种的桑果酒……目前,该公司已研发出利用桑果食药两用特性的养生酒5种。
“以桑果为核心元素,把游客引过来、留得住,能创收、促致富”是白朝波一直坚持的发展理念。桑葚采摘节、养生文化周、果桑康养文化论坛……一系列活动的举办,践行着他的思考。而以合作社为平台,利用安宁村周边闲置的乡村别墅,采用“合作社+农户以房入股”模式运作,让村民有活儿干、有钱赚,则是白朝波作为“新农人”的社会担当。“我们将邀请省内权威医药学专家前来举办康养讲座,让更多人认识到桑葚的养生功效,刺激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同时,增设桑果酒酿造、桑叶饼制作体验工坊,激发游客游玩热情;并持续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借助更多的平台,把桑葚文化产业链做得更为出色和强大。”这是白朝波对桑果园的发展规划与追求。
众人把心一处使,乡村振兴获成果。几年来,桑果园先后获得四川省级森林康养人家、四川省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精品花果人家、眉山市森林康养基地等荣誉。2019年12月,四川省生态农业发展促进会果桑产业分会落地洪雅,进一步推动洪雅果桑的多元化利用。
安宁村桑果园只是洪雅县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高庙镇花源村,在保留传统村落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多措并举推动白酒产业发展;
中山镇前锋村,科学规划、科技引领,大力发展茶产业,打造“中国(前锋)有机茶第一村”乡村旅游示范村;
东岳镇天宫村,借力“稻香湾”景区建设,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近年来,“山水洪雅、中国养都”坚持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核心标准,因地制宜,突出各村特色,在青山绿山间演绎着三产融合、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