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广安市广安区政协六届二次常委会上获悉,2021年以来,广安区政府针对区政协3件重要调研视察报告,及时专题研究,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办理,确保了调研视察成果合理转化应用。
针对区政协《关于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区政府专门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决定在规划、建设、监管、引进上下功夫。一是高起点规划。坚持“高标准农田围绕产业建、跟着园区走”的发展原则,综合考虑国土空间、自然资源、产业布局等因素,“十四五”期间全区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30万亩,到2025年基本实现所有水田建成高标准农田。二是高标准建设。成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全区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严格执行《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等制度,合理确定建设内容,亩均投入约3500元。三是高水平监管。组织专技人员现场勘测,按要求设计绘制施工图纸,编制工程预算。严格按照招投标法及省市区相关文件规定组织会审招标文件,招选施工队伍。建立业主单位全程监督、专业队伍巡查监督、群众代表现场监督的质量监管体系。项目竣工后,组建专门验收小组,严格按照建设标准进行验收。四是高质量引进。坚持“大园区、小业主,集中连片、适度规模”思路,积极引进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2021年,共引进优质粮油业主23个,新建标准化粮油产业基地2.81万亩。
在《关于我区湖羊产业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办理中,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治理湖羊产业环境。一是科学规划引领。始终把环保工作放在首位,深入开展湖羊养殖场环保问题整治,督促完善堆码场、雨污分离等设施,要求新建湖羊养殖场必须将沼气池、储存池、利用池和消纳管网等环保设施作为重点附属设施建设,杜绝环保问题的发生。二是坚持绿色发展。印发《湖羊种养循环规模养殖产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引导湖羊种养循环发展,有效利用湖羊粪污,降低环境污染风险。三是强化巡查排查。常态对湖羊幸福农场进行养殖环保巡查,督促湖羊养殖场切实做好养殖污染防范工作,保证广安区湖羊养殖生态化发展。四是强化综合治理。按照“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模式,推进23家湖羊幸福农场废水治理,切实降低湖羊养殖环境风险。
为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区政协专门组织人员进行了调研,撰写成《关于优化企业服务机制的调研报告》送交区政府。接件后,区政府召开常务会进行了认真研究,采纳了意见建议。一是强化精准服务。深入开展“一对一”走访、“点对点”送政策服务,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用工、员工培训等情况,将就业、社保、职业技能培训、劳动维权等政策“点对点”精准推送到企业。收集问题建议60个,当场解决问题52个,协调相关部门提出解决问题建议270条;为5家企业办理以工代训151人,企业增收超过200万元。二是优化政务服务。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整合228个行政许可事项和94个公共服务事项,提供“主题式、套餐式”审批服务110项,审批申请材料减少60%、办结时限缩短30%以上,按时办结率达100%。借力“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将全区5306条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四川政务服务网运行,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99.68%,网上一次办成事项数占比达100%。三是提升监管效能。深入开展工程招投标领域专项治理工作,抓实源头监管,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秩序。通过“4+2”重点行业领域系统治理,共清理项目455个,发现问题40个,整改问题40个,收缴违纪违法款物30.83万元,建立完善行业监管制度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