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县:村民过上“牛”日子 产业发展有奔头

2023-10-18 16:08 余文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1561 点击

“一头牛,带动的是村民,牵动的是一个产业的发展。”10月16日,在眉山市青神县罗波乡施家沟村的肉牛养殖场,工作人员正在忙着清理牛棚,并为肉牛添加草料。一旁,罗波乡党员干部向村社干部、业主了解近期肉牛场运营销售情况。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施家沟村顺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立足当地特色资源,发展肉牛养殖,探索发展“四位一体,互惠共生”的集体经济模式,村民牵着集体经济“牛”鼻子,过上了“牛”日子。

立足特色 寻找“牛”办法

近年来,施家沟村形成了茶叶、林业、椪柑、藤椒、畜禽养殖等产业,但大多数农户都是“单打独斗”,存在产业链条较短,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如何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助农增收,增加农业产业抵抗风险能力,成为了当地广大党员干部关心的问题。

通过前期详细的市场调研,罗波乡和村社党员干部发现,牛肉产品的消费替代效应及营养价值功效愈发显现,牛肉消费市场需求强劲,结合施家沟村多年来发展种养循环型农业产业的经验,具有引进肉牛养殖的优势。于是,施家沟村围绕乡村振兴总体目标,形成以村党总支为核心,多方参与,多点开花,多元共进的“一核多元”工作思路。

“前期在施家沟村修建的部分饲养场地处于闲置状态,改造后就可成为较为理想的肉牛养殖场。”业主王圣涛介绍说,施家沟村在种植茶叶、椪柑、藤椒、蔬菜时,每年需要外购大量肥料等农资,而牛粪经发酵后具有肥力持久,肥效温和的特点,可代替部分化学肥料。种植业的副产物,如玉米秸秆等,又可以作为肉牛的饲草来源,有利于种养殖循环。

互惠共生 采用“牛”模式

罗波乡施家沟村党总支牵头发动108户农户,出资49万元,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出资51万元,成立国乡椪柑专业合作社,和牧丰农场合作开展肉牛养殖项目,结合施家沟村原有种植产业,集业主、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四位于一体,构成“种养循环”格局,实现合作社和业主单位“互惠共生”,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据了解,肉牛养殖项目采用“农业保险托底+养销全程托管+订单种植青贮”的模式,形成种养循环格局。

合作社租赁牧丰农场部分场地,购买农场适龄犊牛63头,委托农场进行饲养管理,成品牛屠宰、分割后进行线上电商销售。合作社成员对肉牛生长情况、饲料等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核定数量、价格后,按月给牧丰农场结算资金。合作社发动农户将牧场粪污进行资源化利用,用于种植符合标准的青贮玉米,农场对青贮玉米进行订单回收,用于肉牛饲喂,让农户深度参与。

“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和绿色发展,构建种养销循环格局,实现农业产业节本降耗、提质增效。养殖场不盲目跟风,而是根据需求和变化,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同时,每头牛都购买了农业保险,为养殖保‘价’护航。”罗波乡施家沟村党总支书记祝喜佳说道。

联农带农 产出“牛”效益

“这是我们村上集体经济养的大胖牛,价格优惠、品种优良……”在罗波乡,党员干部群众自发成为牛肉“代言人”,在朋友圈纷纷转发,并配上肉品、价格等图片,助力线上销售。“很新鲜、价格也很实惠,货真价实,我们经常在这里买,他们还可以送货上门!”在城区线下实体店,新鲜牛肉订单俏,很多市民慕名而来选购,回头客也日益增多。

看着村上养殖的肉牛进入到广大市民的餐桌,有了好行情,村民们的喜悦涌上心头。“自从我们加入合作社以来,生活变化很大,我当时入股了五千元,现在每年在肉牛上的分红上千元,收入增加了20%,同时,每头牛都有保险托底,我们很有底气,相信村上产业发展会越来越好!”施家沟村村民郑玉勤高兴地说。

施家沟村党员干部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对合作社而言,每头牛饲养周期约13至15个月,预计体重675公斤,售价约2万元,除去购牛成本、饲料、兽药、人工等,单头利润保守估计3500元。合作社第一批设计规模63头,肉牛养殖单元年净利润20万元以上。将牧场产出的有机肥进行资源化利用,可节约大量化学肥料。土地施用有机肥后,土地肥力增强,节约肥料农药开支,增收作物收入合在一起,全年可增收10万元。

经过探索和发展,施家沟村达成了支部强作为、党员带好头、群众得实惠、集体有收益、业主能发展的多方共赢目标,大家对肉牛产业发展充满信心。对业主而言,低成本,高效率获得了青贮饲料,降低了饲养成本;对村集体而言,有利于集体经济的壮大,加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村级组织的运转、保障、治理、服务能力。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助于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罗波乡切实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体系,保证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同时,牢牢抓住村党组织书记为集体经济第一责任人这个“牛鼻子”,选好村组织书记这只“领头雁”,并培育一批政治强、懂经营、善管理、带富致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村“两委”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头雁先飞”带动“群雁齐飞”。

“在发展方向没有决定性优势的前提下,我们创新性确定发展模式,突破村域限制,乡域内6个村联合投资成立青神县宝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形成‘村集体参股+平台公司投资+专业化运营’的共建模式。”罗波乡党委委员、副书记王美娟介绍,罗波乡还完善出台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使用管理办法,按照一定比例提取公益金,用于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精神文明等公共事务建设及公益事业支出,让村民享受村集体经济发展红利。科学划定分红比例,群众分红比例不低于50%,使村民参与和服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劲头更足,持续增加村民的满意度、幸福感。

施家沟村集体经济发展强劲,是青神县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增长,鼓足村民“钱袋子”的生动实践。近年来,青神县出台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条措施,注重在资金下沉、政策激励、人才联动上发力,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增强“造血”功能。

据悉,青神县投入中省扶持资金15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4056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增收207.8万元,带动400余名村民就业。2022年全县10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承接22个项目,增收200余万元。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实施资金、项目等帮扶,2022年对口落实帮扶资金479万元,帮助村集体增收200余万元。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基层治理出实效 洪川镇上榜省级基层治理示范乡镇

日前,四川省民政厅网站公示了2022年全省基层治理示范街道(镇)示范社区名单,评选出30个省级基层治理示范街道(镇)、100个省级基层治理示范社区,眉山市洪雅县洪川镇上榜省级基层治理示范镇。洪川镇位于洪雅县城中心,幅员面积88.76平方公里,下设15个村(社区)、147个村(居)民小组、97个小区党支部、23个两新党支部,党员2467人。2022年3月,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确定洪雅县为全省第三批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