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广安市邻水县为集中力量打好“乡村振兴大会战”这一目标任务,要求各乡镇紧扣县委“1234”生产力空间布局和“1136”工作思路,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筑牢产业根基,增强地方特色产品竞争力,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现乡村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村民正在播玉米种子
乡村要发展,产业是关键。近日,笔者在柑子镇看到,菜垭村水稻旱育秧集中育苗点基地里,20余名村民头戴斗笠、身着雨衣,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熟练地翻土开箱、插纤盖膜,在田间地头挥舞着锄头,为接下来种植水稻做准备。
“目前,建成大春生产集中育苗点80亩,完成土地翻耕7300亩,稻田整治6500亩,为全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柑子镇副镇长朱静云信心满满地说道。柑子镇抢抓时节备耕生产各项工作,做到春耕生产早安排、农资早准备、技术早培训、责任早落实、育苗早行动,牢牢抓住乡村振兴大会战主动权。
在位于邻水县城北镇小鱼滩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春播春种“快进键”也已按下,几台农用耕地机正在农田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犁地作业,工人们忙着将玉米种子与肥料播撒在刚耕好的田地里,另一边已播种完成的田里,大家开始了玉米种子的保温覆膜工作,为夺取今年大丰收夯实基础。
2022年,小鱼滩村实施了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共改造面积2600余亩,土地平整了,灌溉实现了排水排沟,土壤得到了改良,田间道路纳入了硬化,实现了窄田变宽田,小田变大田,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率。目前,小鱼滩村已经全面开展春耕生产,将完成玉米大豆复合种植 400余亩,水稻种植800 余亩。
近年来,邻水县将特色农业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力抓手,巩固提升现代农业,开工建设冷链物流园项目,加快推进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及4.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启动建设20万亩更高水平粮油基地,新建蔬菜基地5000亩以上,加快推动“两片三带五环线”建设成势见效,突出抓好川渝高竹新区、云顶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接续推进五大产业环线建设,全力争创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